一場地震,撼動了大半個中國,牽動了整個神州。跟地震波一起迅速傳送的,是汶川和各地的震情以及黨和政府沉著應對的消息。
災情牽動著黨中央國務院的心。胡錦濤總書記立即指示儘快搶救傷員,保證災區人民生命安全;溫家寶總理當即趕赴災區,指導救災工作。國務院成立以溫家寶為總指揮的抗震救災指揮部。僅僅幾個小時後,中國地震局、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等急援災區,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這一切讓人們看到了黨和政府全力以赴抗震救災的堅定決心,看到了黨和政府對災區人民的深切關懷。
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短短幾個小時內,雲南、西藏等周邊省區已派出地震專家馳援四川,中國扶貧基金會緊急發出募捐倡議,中國紅十字會全力調撥物資救援。網際網路上鋪天蓋地的祈願帖子傳遞情感,手機中接連不斷的慰問資訊溫暖人心。人們關注震區傳來的每一點資訊,關切震區人民的生命安危。
幾小時內,國家和地方地震局數次召開新聞發佈會披露最新震情統計數據,地震傷亡人數在網際網路上實時更新,媒體滾動播出最新消息。
這場“全國直播”的震情隨著電波和網路迅速傳送,不僅沒有擴散恐慌,反而撫平了公眾的不安,凝聚起堅定沉著寧靜的力量。
“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資訊必須主動公開。今年5月1日,隨著《政府資訊公開條例》在全國的施行,打造公開透明的陽光政府,已經是法律的堅決要求,“公開是原則,不公開是例外”,成了新的資訊發佈準則。
比較汶川大地震與改革開放前的幾次天災,截然不同的是資訊發佈時效與發佈方式。我們有沉痛,亦有欣慰。畢竟,時光過去了30多年;畢竟,我們經歷了偉大的改革開放。可以這麼說,剛剛過去的5月12日,儘管讓我們傷慟,因為我們失去了數千親愛的同胞;但這一天,也在苦澀中讓我們感受到一絲安慰:作為30年改革開放的果實之一,在大災大難面前實現的資訊及時公開透明,讓我們在戰勝災難時更加自信,更加從容不迫,也更加萬眾一心。
因為資訊公開,使我們在第一時間了解了突如其來的災難和事故,這是救災的需要,更是黨和政府對人民知情權的尊重與珍惜。這份可貴的尊重與珍惜,說到底,是出自對百姓的信任和尊重,是真正的以人為本。古人云:“國之興也,視民如傷,是其福也”。一個“視民如傷”的政府,必然是一個尊重人民知情權的政府。
幸運的是,一個信任人民的政府,趕上了一個資訊技術極為發達的網路時代,兩者相得益彰,給災難中的人們帶來安寧,帶來力量,帶來上下一心的及時救助。廣東免費發送420萬條地震應急短信,穩定民心;武漢市有關部門通過小靈通短消息向市民發佈震情;人民網首頁“互動留言”開設“我向災區寄祝福”和“網友講述:親歷地震”;天涯社區“請你通報四川震區最新消息”……
我們資訊共用,我們相互溫暖,我們無所畏懼。 (陸 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