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書寫中國改革開放輝煌一頁

時間:2008-08-23 10:30   來源:新華網

  8月8日晚8時,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這是開幕式上的大型文藝表演《美麗的奧林匹克》。新華社記者張鐸攝

  新華網北京8月23日專電(記者 王永霞)百年期盼,風雨兼程。中國終於迎來夢想成真的時刻——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開幕。“中國長卷”徐徐拉開,漫天焰火激情綻放,奧運聖火點燃13億中華兒女的心。那一刻,中國騰飛,世界讚嘆。

  這一年,中國改革開放正好走過30個年頭。作為30年來發生在中國的最重大事件,北京奧運會必將為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書寫下最輝煌的一頁,也將成為中華民族新征程上最醒目的界標……

  “三大理念”——中國改革開放30年發展實踐的理性選擇

  “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金碗銀碗不如科學飯碗”……改革開放30年間,中國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尊重自然、科技創新、以人為本的重要性。

  2001年,北京奧組委在申辦第29屆奧運會時提出了“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三大理念,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發展實踐的理性選擇。

  經過7年的艱苦努力,這些承諾已經一一兌現。8月13日,國際奧會官員連續用五個“滿意”對北京奧運會給予高度評價。不僅如此,三大理念也已植根于每位中國人的思想,反映在中國建設的每個細節。

  中國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開展環境意識普及教育、倡導健康環保生活方式,為世界留下了一份“綠色樣本”。

  7年前,北京大氣品質達到二級以上天數為50%,如今這一數字變為70%,人們看到了更多藍天;7年前,北京林木綠化率為41.9%,如今這一數字提高了近10%,超額完成申奧時的承諾;7年前,北京地鐵總長54公里,如今軌道交通已達200公里,百姓出行更為便利……

這是“水立方”內觀眾座椅附近設計巧妙的空調通氣孔(5月16日攝)。 新華社記者王頌攝

  科技奧運理念貫穿于諸多領域,智慧交通、清潔能源、場館建設、資訊通訊、奧運安保、運動科技等無不滲透著體現世界領先水準的科技元素。

  從優質精良的運動裝備,到科學高效的訓練方法;從精確到毫秒的計時裝置,到環保節能的競賽場館;從五彩繽紛的開幕式,到覆蓋全球的賽事直播……科學技術讓奧林匹克競賽更加緊張刺激、扣人心弦。

  人文奧運理念印證了奧林匹克精神,正如奧林匹克憲章所宣示:“體育運動為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社會的發展。”

  奧林匹克運動與走過五千年曆史的東方文明古國相遇,為奧林匹克精神增添了更為豐富的內容。北京奧運會推動不同文明之間的交流,將奧林匹克的人文底蘊深深鍥入中國,又通過奧運會“舞臺”,將中華文明精髓奉獻給世界,實現了一次東西方文明的深度互動。

  “奧運突破”——中國成為體育強國的夢想不再遙遠

  歷史不能忘卻,歷史只能突破。但這個在近代積貧積弱的國家、被稱為“東亞病夫”的民族,向體育強國的突進卻何其艱難。

  一個世紀前,有識之士在《天津青年》雜誌首次提出:中國何時才能派一位勝利的選手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才能派一支勝利的隊伍參加奧運會?中國何時才能自己舉辦奧運會?三句連問,如此悲壯!

  76年前,美國洛杉磯奧運會開幕式上第一次出現中國選手的身影。一位名叫劉長春的23歲中國短跑選手扛著一面國旗,向世界宣告中國奧林匹克運動的存在。但由於長途跋涉、疲憊不堪,在男子百米預賽中,曾在國內跑出10秒8的劉長春,這次只跑了11秒l,最後因體力透支過度,退出了400米預賽,遺憾而返。

  中國奧運史上“零”的突破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漫長等待。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重返奧運賽場,並顯示出新興體育強國的風采。許海峰手起槍落,獲得中國奧運史上第一塊金牌,一雪百餘年來“東亞病夫”的恥辱。

  這塊彌足珍貴的金牌背後,同時也透露出中國踏上改革開放征程後的一股春天般的氣息。

  24年後,2008年8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第29屆奧運會上,中國組成639人的龐大軍團參賽。自開賽以來,中國軍團一路高歌猛進,截至23日,已有47塊金牌收入囊中,遠遠打破了歷屆奧運會各國獲取金牌的記錄。

  中國健兒在摘金奪銀的同時,也用自己的實力刷新了一項項紀錄:在體操、擊劍、射箭、摔跤、賽艇、帆船、跆拳道等許多項目上實現了歷史性的突破,激情洋溢,國人振奮。

  這一系列的“奧運突破”,已經在昭示:改革開放以後的中國,更加富有活力,也更加具有競爭力。在競技體育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全民健身運動也在中華大地上火熱開展,中國距離世界體育強國的夢想已不再遙遠。

  “開放包容”——中國民眾心態進一步走向成熟自信

  一個民族是否文明與成熟,取決於這個國家民眾的整體素質與心態。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人已經變得越來越成熟與自信。

  8月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接受25家外媒聯合採訪,理性而不乏幽默的笑談潛移默化地改變著中國領導人在世人心目中的印象;8月3日,溫家寶的“投籃秀”,向世界展示出中國領導人矯健英姿的一面。

  30年的改革開放改變了國民表達愛國熱情的方式,幫助他們完成了一次美麗的蛻變。從“李寧,你怎麼了?”到“杜麗別哭”,中國在競技體育快速前進的同時,民眾的心態和視野也發生著巨大的改變。

  8日,首場開賽,杜麗射失首金掩面而泣。看了直播的網友紛紛給她鼓勁:“杜麗,不要難過,請擦乾眼淚,我們永遠支援你!”但二十年前,漢城奧運會失利的李寧回國時,迎接他的,卻是成捆指責的信件。

  在北京奧運會上,“海外兵團”再次成為內地民眾關注和議論的熱點。不過,民眾的觀念已經變得開放而包容。11日,郎平率領的美國隊以3:2戰勝了國人寄予厚望的中國隊,但是,郎平依然得到國人的熱烈掌聲與喝彩。而14年前,廣島亞運會上中國乒乓球原國手何智麗代表日本隊出戰,擊敗鄧亞萍一舉奪冠後,被無數國人激憤地指斥為“叛國賊”和“漢奸”。

  18日,在北京奧運會男子110米欄預賽中發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中國選手劉翔因傷退出比賽。無數中國觀眾扼腕嘆息,但大多數人都表示理解,並通過手機短信、網路留言等形式向劉翔表達問候。

  這種對運動員的理解、支援和信任,從容面對遺憾的心態,才是一個大國國民的風範。

  “融入世界”——北京奧運會拉近中國與世界的距離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中國外交一樣走過了不凡歷程。當祥雲主火炬在“鳥巢”上空熊熊燃燒的那一刻,近90位國際政要齊聚北京,規模宏大、場面熱烈,在中國外交史上譜寫出新的篇章。

  8月8日,開放、自信的中國迎來五大洲賓朋,在奧林匹克精神感召下,共同會聚在五環旗飄揚的北京。全世界40億電視觀眾和現場觀眾一起激動、歡呼,為北京奧運祝福……

  開幕式文藝演出精彩紛呈,很多貴賓情不自禁拋掉往日的嚴肅和矜持,充當起“啦啦隊隊長”。每當自己的代表團走過,這些國家和地區領導人都會起立、揮手,為自己的運動健兒加油助威。

  北京奧運會成為拉近中國與世界距離的一個重要契機,成為宣示中國和平發展理念的一個重要平臺。

  美國總統布希說:“北京奧運會提供了一個讓我們尊重你們的傳統、尊重你們的歷史的機會”。“北京奧運將是中國融入世界的一個重大事件,”澳大利亞總理陸克文告訴記者。

  中國通過籌辦和舉辦奧運會,彰顯出致力於和平、合作、發展的國際形象,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以色列總統佩雷斯說:“中國是世界未來的希望,我願畢生致力於發展以中友好關係”。

  越南國家主席阮明哲認為,北京奧運會取得的成功不僅表現在體育方面,還體現在人類社會通過體育、文化及教育的有機結合,進一步發展現代奧運理念及價值觀,推動建設一個更美好的世界。

  世界選擇北京,中國擁抱世界。中國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世界讚譽,正如何振梁所說,國際奧會應當為選擇北京感到自豪。

  30年前,中國向世界敞開大門;30年後,中國將自己與世界的距離拉到最近,並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的大門將永遠向世界打開。

編輯:楊雲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