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酒泉9月26日電(新華社記者徐壯志、李宣良)承載著一個古老民族對於太空的渴望,中國航太員第3次飛向太空。在這次飛行中,他們將進行出艙活動,首次把中國人的足跡留在宇宙空間。
西元1076年那個明月高懸的秋夜,當宋代大詩人蘇軾把酒問青天時,是否會想到,932年之後的這個夜晚,中華民族開始了又一次超越夢想的飛天。
從5年前的金秋楊利偉造訪太空,到今年同一個季節,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攜手飛天,中國人不僅把飛天的夢想變成了現實,而且還把目光投向了更為深遠的宇宙空間……
流傳千古的夢想
在距離中國航太第一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幾百公里的大漠深處,敦煌莫高窟每年都吸引著數百萬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人們來這裡,不僅能欣賞壁畫上飛天女神的婀娜身姿和曼妙舞態,還可以感受到一個民族亙古不滅的飛天夢想。
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媧補天……遠在文字出現之前,中國人就用口耳相傳的傳說,訴說著對於太空的嚮往。
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奇文《天問》中,詩人屈原一口氣提出了174個問題,天文地理、博物神話、人物歷史無不涉及。屈原對於天的追問,寄予著一個民族的豐富想像。
夢想,能夠產生難以估量的力量。500多年前,還在哥白尼的“日心說”與統治歐洲1000多年的“地心說”艱難爭鬥的同一時代,明朝的萬戶——一位試圖飛出天外的幻想家,已成了人類第一位飛天的真正實踐者。
美國學者基姆1945年在其著作《火箭與噴氣發動機》中這樣描述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火箭飛行嘗試:萬戶先做了兩個大風箏,並排裝在一把椅子的兩邊,然後在椅子下面捆綁了47支大火箭——中國人發明的一種以火藥作燃料的兵器。準備完畢後,萬戶坐在椅子當中,命僕人點燃火箭……
萬戶的生命,最終殞落在了點燃火箭後的巨響中。多年後,月球上的一座環形山被命名為“萬戶山”。
遺憾的是,誕生了“人類航太始祖”的中華民族,未能為近代天文學的發展作出實質性的貢獻,也未能成為現代航太事業的先驅。然而,夢想卻深深地植根在了中國人的靈魂深處。
“月球究竟是什麼樣子,是什麼力量使桂花樹永遠砍不倒呢?”中國繞月探測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歐陽自遠回憶,正是小時候的幻想,使他深深愛上了航太。
中國航太人的“長征”
托起神舟的火箭被命名為“長征”。
在紅軍長征勝利20年後——1956年,尚處於貧弱之中的新中國,又開始了新的長征——向太空進軍。
同世界其他航太大國一樣,新中國的航太事業也是從研製導彈開始的。
4年後,中國仿製的第一枚近程地地導彈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又一個4年後,中國獨立研製的中近程導彈發射成功。
剛剛起步的中國航太事業捷報頻傳:1966年,導彈核武器發射試驗成功;1970年,中程和中遠端導彈相繼完成飛行試驗;1971年,遠端導彈飛行試驗基本成功……
“我們也要搞人造衛星。”1958年5月17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共八大二次會議上向世界公開宣示。
擔任過中國科學院原黨組書記的張勁夫曾回憶說,當時中央決定撥款2億元支援搞衛星。“那個年代,國家能夠拿出如此鉅款,誰都能夠掂得出它那沉甸甸的分量。”
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第一顆中國造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送入預定軌道。當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的從衛星上接收的《東方紅》樂曲聲響徹中國的大江南北時,中國人航太之路開始了全新的篇章。
“朝天上打的東西應該叫什麼?天高路長,太空任務的艱巨性,似乎只有紅軍長征能夠相比。”回憶起當年為運載火箭命名的過程時,85歲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原副院長冬春說,“對於這個名字,大家的意見高度一致。”
30多年後,中國已經擁有了長征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二號捆、長征三號、長征四號等9種型號的運載火箭,不僅把40多顆不同類型的國產人造衛星送上太空,還在競爭激烈的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上佔據了一定的份額。
神舟飛天,沒有止境的足跡
“我們人類是唯一的嗎……人類也可能搬家,搬到別的星球去。”說這句話的不是幻想家,也不是科學家,而是共和國總理周恩來,時間是1970年冬天。
就在舉國歡慶“東方紅一號”衛星的時候,中國航太人把目光投向了更遠的地方,提出一鼓作氣搞載人飛天。然而,由於經濟實力有限等各種原因,中國人的飛天夢想只能塵封在一張張構思草圖中。
對於中國科技界來說,1986年的春天,可能來得比哪年都早。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學家聯名上報黨中央的“國家高新技術發展建議”被鄧小平批准。這就是著名的“863計劃”。
“863計劃”的出臺,對中國開始載人航太探索起到了催化劑作用。從這一年開始,科學家們經過多次討論,反覆論證,對中國載人航太發展的途徑逐漸形成了共識:從載人飛船起步。
改革開放為中國積累了雄厚的物質基礎——中國,開始了向太空進軍的新征程。
要真正依靠自己的力量把航太員送入太空,還有許多困難需要克服。然而,夢想被壓抑太久了就會以加倍的力量迸發。
從載人航太工程立項開始,中國航太人在短短7年時間就攻克了載人航太的一道道難題。1999年11月20日6時30分,神舟一號實驗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新建成的載人航太發射場飛向太空,並於第2天準確著陸。
關於“神舟”的來源,王永志回憶說,當時提出了包括“飛天”“神舟”等在內的4個名字,他和劉紀原、沈榮駿3人反覆商量,認為用“神舟”較好。
神舟二號、三號、四號,無人飛船接連發射成功——中國人“摘星攬月”已進入倒計時。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長征二號F型火箭托舉著神舟五號載人飛船轟然起飛。浩瀚太空迎來了第一位中國訪客——38歲的中國航太員楊利偉。兩年後的10月12日,費俊龍、聶海勝乘坐神舟六號飛船順利升空,開始了多人多天的太空生活……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號繞月探測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嫦娥奔月”,這個千古流傳的神話成為現實。約一個月後,嫦娥一號從38萬公里外的環月軌道成功傳回第一張月面圖片。
又是金秋。3名航太員乘坐神舟七號飛船再度遨遊太空,他們將身著中國研製的“飛天”艙外航太服進行太空行走。中國載人航太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指出,如果任務順利完成,下一步中國載人航太的目標將是航太器交會對接和建造空間實驗室……
長征、神舟、飛天……就像這些中國特色的名字所寓意的那樣,在太空,誰也無法預測中國人的腳步將走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