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名譽會長熱地在澳門出席《雪域風情——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粹展》開幕式後,接受中央媒體和部分港澳媒體的聯合採訪。他表示,西藏的根本問題是經濟發展,要讓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不斷改善,必須要依靠科學、教育及文化的發展,依靠人才的培養。新華社記者周磊攝
新華網澳門3月20日電(記者 孫浩 劉衛國)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名譽會長熱地20日在澳門表示,西藏的根本問題是經濟發展,要讓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不斷改善,必須要依靠科學、教育及文化的發展,依靠人才的培養。
在出席《雪域風情——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精粹展》開幕式後,熱地接受了中央媒體和部分港澳媒體的聯合採訪。
“民主改革50年以來,變化太大了,一天兩天說不清。”熱地表示,50年民主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開創了西藏文化發展的新紀元,中央政府對藏族文化保護長期以來投入了巨大人力物力,保護舉措不勝枚舉,這個展覽就以翔實的資料證明了中央政府在保護藏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他舉例說,他本人就親身見證了藏學研究中心的建立,而這個決定本身就是中共中央高度重視藏民族文化的表現。這個中心如今已經成為全世界很有影響力的藏學研究機構。
他說,中央政府和西藏自治區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培養人才,現在西藏整個教育事業發展迅速,在全國率先實現了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國20個省、直轄市開辦西藏班、西藏中學,數萬畢業生如今已在西藏各條戰線的不同崗位上發揮重要作用。
熱地回憶說,1959年之前,以十四世達賴喇嘛為代表的西藏地方封建農奴主佔有著西藏幾乎全部生產資料和文化教育資源。正是解放軍動員他和其他家鄉藏族青年到內地學習,給他的人生帶來轉捩點。他在北京學習各方面文化知識的過程中更加切身體會到,作為創造西藏文化主體的廣大農奴以前沒有人身自由,更談不上享受文化教育的權利,其根源是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度。
從農奴成長為國家領導人的熱地感慨道,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他最大的親身感觸就是昔日農奴真正翻身解放,而西藏自治區九屆人大二次會議今年1月決定將每年3月28日定為西藏百萬農奴翻身解放紀念日,成為藏族同胞的“新節日”,具有重大的歷史和現實意義。
熱地以親身經歷講述著科學發展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當年牧民看到汽車以為是‘毛主席的牦牛’,現在不少家庭都擁有了汽車。當年母親的一封信要6個月才能寄到北京,現在我在人民大會堂辦公室一個電話就打回了家鄉。”
熱地還由衷地表示,“盼發展、求穩定”是當前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聲,更是西藏發展的主題。
他特別提到,自從去年3月14日拉薩發生達賴分裂主義集團組織、策劃、煽動的嚴重暴力犯罪活動以來,西藏形勢一直受到海內外各界關注。在中央政府的有力指導和西藏人民政府的努力下,西藏現在一切恢復正常。
熱地最後說,目前到西藏去的內地、港澳臺地區以及外國遊客不斷增加,今冬海內外遊客人數超過以往,他們都親眼見證了西藏目前的穩定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