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類產品漲價會推高通脹預期 對資本價格出現泡沫需格外警惕
油、電、水今年輪番上漲,如今天然氣也步入漲價通道,多種資源品價格上揚對物價水準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今年以來漲勢明顯,對明年的通脹形勢又將有何影響?為此,部分專家和業內人士接受了採訪。不少專家認為,我國物價不會出現幅度較大的上漲。
漲價推高工業品成本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7%,與去年同期相比,資源價格普遍有所回落,9月份國內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同比下降0.8%,PPI(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同比下降10.11%,較低的價格指數水準給資源產品提價留下了空間。
持續一年多的物價下行成為本輪調價的先決條件,這也是國家發改委近期多次在調價後解釋,不會引發通脹的主要依據之一,但從近兩個月的走勢來看,PPI和CPI增幅已經雙雙進入上升通道,預期在2010年將“轉正”,這一方面反映當前經濟恢復勢頭確立,但同時也帶來對通貨膨脹的強烈預期,而上調資源產品價格會進一步推高人們的這一預期。
中科院財貿所專家接受採訪時表示,隨著電價、水價、油價的上調,工業品成本推高,進而將影響到整體物價指數,雖然目前還不明顯,但至少物價水準是往上走而不會往下降。
水、電、燃料是大多數產業的中間投入品,其價格的上升最終會抬升企業生產成本,並傳導至其他相關行業。據估算,水對物價的間接影響較小,提價10%僅推高物價0.02%;電的間接影響較大,電價提升10%,可以間接拉動整體價格水準提升0.21%。
而從居民消費的角度看,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必定會通過產業鏈向下游消費品傳導。雖然短期內尚未傳導到消費領域,但也已經營造出了上漲的預期。
農產品漲價會傳導至CPI
雖然近日A股出現了調整走勢,但期貨市場依然表現較好,目前有色金屬中的領頭品種——銅價連續刷新年內新高,另一個重要品種——原油雖然近期漲幅並不突出,但市場預計今年油價還可能試探85—90美元的位置。
此外,自進入11月份以來,由於市場關於通脹的預期明顯加強,以及北方雪災的影響,與CPI聯繫最密切的農產品期貨價格也跟隨工業品出現上漲勢頭,目前國內的大豆、豆粕、玉米、豆油等一些農產品的期貨價格已經創下了年內新高。
有色金屬、鋼鐵等工業品價格對CPI數據的影響較為潛移默化,而農產品由於產業鏈較短,一旦價格上漲對CPI的影響最為明顯。從2006年以來,國內期貨市場走勢基本上與CPI表現出相同的趨勢,但CPI的變化要慢于期貨市場的變化。
銀河期貨宏觀分析師蔣東義表示:“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CPI的影響最關鍵的是看上漲能否持續。一般來說上游生產資料的上漲要經過幾個月的傳導才能到達最終的消費品。按照目前商品市場的走勢來看,要導致CPI達到較高的水準比如超過5%,可能需要一年到一年半的時間。”
傳統的通脹危險並不大
進入四季度,一系列價格變動開始在全國範圍內逐漸浮現。有關專家表示,產品價格的上漲不一定導致通脹的發生,但資本價格出現的泡沫卻需格外警惕。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李揚表示,目前中國面臨物價向上的三方面壓力:一是輸入性通脹;二是在部分領域、部分產業存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三是貨幣供應的影響。不過李揚同時表示,目前至少有兩類因素導致中國物價難以大幅上漲。一是儲蓄率始終保持在很高水準上,二是產能過剩。“中國未來傳統意義上通貨膨脹的危險並不大。”他解釋說,“供過於求的影響可能會強于貨幣供應量增多的影響。”
儘管通脹在短期內還不會對中國經濟構成重要的威脅,但資產價格泡沫的堆積卻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為克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各國採取的經濟刺激政策導致了流動性的氾濫。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走高,而資產價格的膨脹勢必會導致生活資料、工業品價格的上漲。
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樊綱提醒說,雖然通貨膨脹短期還不會到來,但財產泡沫風險、資產泡沫風險確實是值得警惕的一件事情。(徐海星 陳芳 王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