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一週侃:反核綠黨不反核災食品 中華獸首慘遭斬首
點擊收聽《臺灣一週侃》
台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聽全新一期的臺灣一週侃。我是小天。
反核綠黨不反核災食品
剛剛過去的這一週對於臺灣人民來說實在過得不輕鬆,近年來已經經歷數起大規模食品安全危機的寶島百姓將再一次受到來自日本核災食品的荼毒。而力推開放日本核災食品輸臺的正是當初強力反核的民進黨。
不熟悉民進黨的人可能會感到意外,既然從前口口聲聲反核,為什麼現在要搬起石頭往自己腳上砸呢?而熟悉民進黨的朋友們就不會有這樣的疑問,因為這種“吃了吐”、“發夾彎”、“換了位置就換腦袋”的事,民進黨和蔡英文做得可不少。這不是第一次,也肯定不是最後一次,所以大家還是習慣就好。
蔡英文和民進黨對於解決長期困擾島內民眾的用電危機、年金改革、低薪低酬、勞工權益等民生問題總是行動緩慢、一波三折;不過對於這種反民意、親美日的差事卻渾身幹勁,不遺餘力。為了力拼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解禁,臺當局行政部門3天內火速召開10場公聽會,且公聽會的消息也是在前一天才偷偷公佈,企圖避開民眾視線,暗渡陳倉。
總算蒼天有眼,臺灣民眾還是及時了解到民進黨的陰謀。10場公聽會全部遭到民眾自發的大規模抗議。國民黨民代賴士葆痛批,蔡英文到底在急什麼?現在感覺回到日本殖民時代,“好像喂豬一樣,我們不能講話啊”。
而以往常常拿所謂民調說事的蔡英文,這一次好像完全忘記了民調這回事。不過蔡英文的選擇性失憶症改變不了事實,臺灣趨勢民調顯示,有高達74.6%的民眾不贊成開放日本核災地區食品進口。如果這都不是民意,什麼是民意?
有媒體指出,民進黨不光罔顧民意,甚至刻意誤導臺灣人民,稱只剩臺灣與大陸限制日本核災產品。真相卻是,包括歐盟、韓國、新加坡及中國香港等地,仍對日本核災食品採嚴謹檢驗態度。美國食品及藥物署(FDA)于10月7日公佈最新的“進口警示”,其中列出10多項有“放射性核素污染”疑慮的產品,亦詳列日本14個縣不得出口到美國的細項,其中以農產品及肉類為大宗。國民黨民代林德福表示,這些核災食品日本人都不敢吃,“臺灣人為什麼該死?”
輿論指出,從倉促開放加拿大牛肉進口,到決定放鬆對日本福島地區的食品管制,蔡當局犯了太多“權力傲慢”的錯誤。在野時,民進黨批評馬英九當局查驗不力是“蓄意殺人”;朝解禁方向走是“淩駕食安風險”;現在執政了卻吝于向民眾說明決策轉彎的過程,甘願臣服於日本的壓力而置民眾健康于不顧,“對內盛氣淩人、對外卑躬屈膝”。
民進黨自1986年創黨就一再灌輸人民核能是恐怖的;民進黨內林義雄更曾絕食、苦行反對新建核電廠。結果,今天這個黨卻要老百姓把有輻射危險的食品吞下去;甚至要求已被恐嚇30年的臺灣人忘記恐懼,反過來支援這項政策。讓人不禁感慨,這個黨還有沒有政治良心?而對於臺灣民眾而言,可能最靠譜的方法是趕緊練成金剛不壞之身吧,因為以後這樣的事,民進黨肯定不會少幹!
中華獸首慘遭斬首羞辱
除了毒害臺灣百姓的健康,民進黨也不忘荼毒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華人巨星成龍曾捐贈給臺北故宮南院一套十二生肖獸首複製品,不過14日,這套精美的藝術品卻被臺北故宮博物院在尚未擬定安置方案的情況下執行“斬首”。臺灣輿論痛批,獸首何辜?說穿了,政治挂帥,文化藝術,政治考量,完全是意識型態作祟,單純的藝術創作淪落到如此這般境地,真是情何以堪?
“十二獸首”命運乖舛,去年底遭人潑灑紅漆蓄意破壞。潑漆事件明顯涉及法律上的公然毀損罪嫌,先撇開政治意涵不談,光是這種霸道無理的行逕,就令人髮指,深惡痛絕。而有關方面對這種違法行為卻只有默許。
國民黨民代陳學聖對此批評,從臺北故宮南院欲彰顯所謂“本土化”到拆除獸首,與日前廢止課綱微調等,都是在文化上“去中國化”的實例,也是在新當局執政下必然的結果。臺北故宮聲稱諮詢過各界意見,卻始終不願公佈諮詢過程及名單,如文化界大佬黃光男等反對移置,也未聽說故宮納入考慮。
陳學聖爆料,當時建議故宮進行的“遊客意見調查”,近5成民眾反對移置,贊成者只有2成多,但故宮竟將3成多無意見灌入贊成比例,令人感到憤怒。而臺北故宮南院尚未擬定獸首安置方案急於“斬首”,疑似受到地方政壇重要人士要挾,若未在20日前、蔡當局執政半年內未處理完畢,臺北故宮高層將有人被迫下臺。說到底,背後還是一雙綠魔手。
十二獸首複製品原是電影道具,成龍請了40多位美術、雕工製作的復刻板,耗時7年才完成12套,是付出了極大的努力,精雕細琢出的作品。對於十二獸首無辜被斬,成龍經紀人EMMA傳達成龍的意見表示,當初捐獸首給臺北故宮,是因為臺北故宮是一個“尊重文明,保護文化”的單位,若臺北故宮對於“尊重文明,保護文化”有不同態度,“那我們也尊重”。
回顧歷史,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如今,複製品又遭受斬首羞辱,而這次下手竟然是自己人,實在中華文化之悲、中華民族之不幸!當然,這一次也讓我們進一步看清民進黨“去中國化”、踐踏中華文明的醜惡嘴臉。(完)
(本音頻及文章係台灣網網友投稿作品,不代表本網觀點)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