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臺腔:400萬噸大豆,臺灣吃得下嗎?
美國大豆堆積成山(圖據紐約時報)
近日,蔡英文當局“親美媚美”姿態再次刷出“新高度”。據香港“中評社”報道,臺灣當局將耗資37億美元向美國購買包括大豆在內的大量農產品。
消息傳出,島內媒體驚呼,這麼多農產品,臺灣民眾得吃多少年?事實上,蔡當局不惜違背市場基本運作規律,一擲千金,加大採購美國農產品,背後更多的是政治考量,是想繼續強化它的“倚美抗中”策略。
天文數字
臺灣如此大規模地採購美國農產品,並非首次。
去年臺灣購買美國農產品的數量就曾達到“天文數字”,僅大豆一項就突破390萬噸,今年自然會進一步加碼,將超過400萬噸。按照島內相關評估,臺灣每年大豆消費量也就在200萬噸左右。
問題也就油然而生,全島大豆消費量只有200萬噸,但僅從美國就購買了400萬噸,這還不包括臺灣自產和從其他地區進口的。這麼多的大豆,臺灣需要消化到何時?也正是由於這種原因,才有媒體不無調侃的表示,就是臺灣民眾頓頓吃豆腐,街頭小吃全部都是油炸臭豆腐,也消化不了這麼多的大豆。
更讓島內輿論疑惑的是,臺灣從美國購買的大豆價格奇高。僅以2018年為例,當時全球大豆的平均價格約為316美元每噸,但美國賣給臺灣的價格卻高達400美元每噸。顯然,臺灣再次默默地扮演了冤大頭的角色,被美國打腫臉卻還要充當胖子。
然而,蔡英文當局似乎樂此不疲,明明知道臺灣的農產品消費市場已趨飽和,明明知道美國賣給臺灣的農產品價格要比賣給其他國家和地區的高出接近30%,蔡英文當局還是繼續加大對美採購力度,頗有“你虐我千萬遍,我依然待你若初見”的執著。
其實,這哪是“執著”,背後更多的是陰謀。蔡英文當局之所以如此緊抱美國大腿,最主要的目的是想向美國交納“保護費”,博取美國歡心。
蔡當局認為,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美國對中國大陸大豆出口下滑情勢下,臺灣加大對美出口,就等於是為美國“分憂解難”,“雪中送炭”,這自然會讓美國“主子”高興。更重要的是,這等於明確向美國發送了一個清晰的信號,就是在中美貿易摩擦中,臺灣會“義無反顧”的選邊美國,這自然更會讓美國歡心。
由此看來,大豆已經不再只是大豆這麼簡單,而是成了蔡英文當局向美國投懷送抱的“投名狀”了。
冰山一角
揭開蔡英文當局對美戰略的面紗就會發現,大豆其實只是其向美國輸誠示好的冰山一角而已,背後還隱藏著一個更深的陰謀,就是蔡當局想全面融入到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中去。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蔡當局卯足力氣,全方位出擊,不計代價地進行重新佈局,一切向美國看齊,一切唯美國馬首是瞻。在戰略上,專門在臺“外交部”成立“印太科”,以和美國的“印太戰略”無縫對接,連名稱上也要確保高度一致。
在科技上,蔡英文當局高度配合美對中國大陸高科技封鎖。美國對中國大陸中興企業制裁時,蔡當局第一時間就要求加強臺高科技產品對大陸出口管制。美封殺華為後,蔡當局也積極跟進,迫使臺灣五家主要電信商停止在臺銷售華為手機。
此外,蔡當局還加大對中國大陸出口管制,要求臺電信網路、有線或無線電視、衛星廣播、發射器、交換器等,必須全面禁用中國大陸傳輸骨架等設備。
但讓蔡當局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臺灣的一腔真心換回的卻是美國無盡的絕情。“我本將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整體觀察,特朗普時期,美臺關係基本呈現“政熱經冷”、“虛多實少”態勢,雙方關係雖然表面喧囂熱鬧,但給臺灣帶來的現實利益卻極為有限,在許多關鍵時刻,美國還對臺灣痛下殺手,強力打擊。
如2018年3月美突然宣佈對臺鋼鋁產品徵收高額關稅,此後蔡當局雖然不斷遊說公關,但美並未對臺“豁免”,2019年7月初美更進一步“補刀”,對原產地在臺灣、但經越南向美出口的鋼鋁徵收456%的高額關稅,這幾乎等於要了臺灣鋼鋁相關企業的命。
所以從本質上來講,美國不斷在其戰略當中強化臺灣的定位,並非為臺灣利益著想,根本意圖還是為了落實“美國利益優先”,並藉此推進“以臺制華”政策,把臺灣當做與中國大陸對抗的籌碼和棋子。
既然是棋子,自然難逃被下棋者任人擺布的命運。更重要的是,棋子還隨時有可能淪落為“棄子”。
挾美自重
蔡英文上臺三年多來,一直奉行所謂“挾美抗陸”政策,妄圖倚重美國,借力使力,利用美國與中國大陸的戰略博弈,來與美國聯手對抗大陸。
問題的關鍵是,美國真的靠得住嗎?
最近一段時間,索羅門群島與吉里巴斯接連與臺灣“斷交”,為蔡英文當局敲響了警鐘。此前,蔡英文當局一直誤認為美國對南太平洋島國的影響力很大,因而臺灣只要搞好了對美關係,就可以以美國為杠桿,讓美國向臺灣在南太地區的所謂“邦交國”施壓,要求其勿“棄臺就陸”。
最後的結局卻讓蔡英文當局大失所望,美國雖然在“助臺固邦”方面強力介入,頻頻以拒絕與相關國家領導會晤、召回大使、停止援助等方式威脅恐嚇,但很多國家根本不為所動,毅然決然地選擇了與中國大陸實現關係正常化的道路。
這也讓島內輿論徹底傻眼,猛然間醒悟:蔡當局的所謂“倚美固邦”策略完全是死路一條,美國根本靠不住。臺灣要想維持在國際社會的活動空間,還是得回到兩岸關係這條終南捷徑來。
目前島內2020年“大選”已進入最後100天左右的關鍵衝刺期,蔡當局選擇在這一關鍵時刻主動向美國貼靠,背後還有一個不可告人的圖謀,就是博取美國歡心,讓美支援民進黨和蔡英文連任。
回顧一下歷史可以發現,同樣的伎倆民進黨和蔡英文在2018年“九合一縣市長”選舉中就曾經操弄過,妄圖通過美國的加持來博取選舉的勝利。
但最終的結果怎樣呢?在全臺灣22個縣市中,民進黨最後僅剩下6個,國民黨卻一鼓作氣,一舉拿下15個。
歷史殷鑒不遠。2020年“大選”即將到來,蔡英文還會天真地相信有了美國的加持就能勝選嗎?(文/嚴語)
本文係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關注“港臺腔”微信公號,瀏覽更多臺港澳快訊與深度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