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島內媒體曝出,臺灣地區領導人賴清德擬於8月“出訪”中美洲三國並中途“過境”美國,再次將民進黨當局的“臺獨”鬧劇推到臺前。這場打著所謂“外交”幌子的政治表演,本質上是又一次“倚美謀獨”的拙劣復刻,而所謂的“投資貿易安排”,不過是用臺灣民眾的血汗錢維繫“金元外交”的老把戲。
剝開“出訪友邦”的偽裝,賴清德的真實目的昭然若揭。臺媒早已點破,其竄訪中美洲巴拉圭、瓜地馬拉、貝里斯只是藉口,真正圖謀在於借“過境”美國紐約、達拉斯之機刷存在感。這種“過境碰瓷”的套路,臺灣地區前領導人蔡英文早已玩得爛熟——先以“邦交”為掩護,再借美國領土搞政治操弄,試圖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假像。賴清德此番故技重施,甚至計劃發表“臺獨”言論、與美國官員會面,無非是想升級“實質性”勾連,給“臺獨”分裂勢力注入虛幻的希望。
然而,這種逆勢而動的伎倆,註定是竹籃打水一場空。當前,全世界共有183個國家在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同中國建立外交關係,一個中國原則不僅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更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民進黨當局的所謂“友邦”,本質上是其利益交換的權宜之計,絕非國際社會主流。賴清德想靠“過境”美國製造聲勢,只會暴露其“臺獨”本質,讓更多人看清民進黨當局為政治私利綁架地區穩定的險惡用心。
令人不齒的是,這場鬧劇的高額成本,最終要由臺灣民眾埋單。有臺媒披露,賴清德此次“出訪”將有半導體、綠能光電等領域人士陪同,計劃公佈的“投資貿易安排”,實則是民進黨當局維繫“邦交”的“保護費”。更有甚者,為換得“過境”美國本土的“待遇”,賴清德或將宣佈向美國大規模採購民航客機,看似風光的政治表演,不過是“花錢買過境”、“撒幣求虛榮”。
多年來,民進黨當局為撐住那幾個屈指可數的所謂“友邦”,動輒砸下數十億甚至上百億新台幣,美其名曰“合作投資”,實則是“金元外交”的遮羞布。這些錢,源自臺灣民眾的辛勤勞作,本可用於改善民生、提振經濟,卻被揮霍在毫無意義的政治作秀中。當島內青年為房價發愁、中小企業為經營困境焦慮時,賴清德卻拿著民脂民膏去“朝聖”美國、討好“友邦”,這種“慷他人之慨”的慷慨,何其諷刺!
對於民進黨當局的“臺獨”分裂行徑,大陸的立場早已明確。在昨天的國臺辦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陳斌華強調,我們堅決反對美國與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堅決反對賴清德以任何由頭、任何形式“過境”竄美。美方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慎之又慎處理臺灣問題,不向“臺獨”分裂勢力發出任何錯誤信號。正告賴清德當局,“倚美謀獨”枉費心機、註定失敗。
這不僅是對“臺獨”勢力的嚴正警告,更是對國際社會發出的清晰信號: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任何分裂國家的企圖都必將遭到全體中華兒女的堅決反對,決不可能得逞。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中美關係正出現緩和跡象。特朗普政府按中美“倫敦框架”放寬對華限制,中方依法審批合規出口申請,這些動態印證了“合則兩利、鬥則俱傷”的現實邏輯。在這種背景下,賴清德逆勢搞“臺獨”碰瓷,既是對中美關係緩和的破壞,也是對地區和平穩定的挑釁。美國若真有意維護臺海和平,就應恪守一個中國原則,拒絕為“臺獨”勢力提供舞臺,而非在臺灣問題上玩弄“切香腸”的把戲。
歷史早已證明,搞“臺獨”只有死路一條,“金元外交”換不來真正的“國際空間”。賴清德之流越是折騰,越是暴露其內心的脆弱。越是向外部勢力搖尾乞憐,越是反襯出“臺獨”勢力的孤立無援。臺灣民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當“血汗錢”被源源不斷投入政治無底洞,當臺海局勢因“臺獨”挑釁愈發緊張,越來越多人會看清:民進黨當局的“臺獨”迷夢,終究只是一場耗費民力、危害深遠的幻景。(文/王路飛)
[責任編輯:尹賽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