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鼓吹“愛臺灣”操弄意識形態之爭 成就更多“脫蔡者”
臺灣包袱鋪,用“腳”投票給大陸!我是根正苗紅、三觀奇正的大侃子~要說這兩年最火的流行語,“厲害了,我的國”絕對榜上有名!wuli祖國近年的發展於世界舞臺那可都是有目共睹,這不,不久前網上一篇關於“脫蔡者”的文章就吸引了兩岸各界人士的關注。
“脫蔡者”是啥意義?誰是“脫蔡者”?又為何會引發爭議?
劃重點:“脫蔡者”是指脫離臺灣到大陸工作、生活、經商、求學的臺灣人。
該文章指出,觀察到近來臺灣高學歷、有才華的年輕人,興起赴陸就學、就業的熱潮,儘管臺當局警告臺灣民眾若擁有了大陸身份證,便將喪失身為臺灣人民的身份證明,但還是有不少臺灣民眾選擇“寧願不當臺灣人”。
而除了“徹底的脫蔡者”外,報道也指出,還有更多在大陸工作、生活、經商、求學的臺灣人“仍然保留臺灣身份”,遊走于兩岸之間,屬於“半脫”的“脫蔡者”;而針對越來越多臺生到大陸就讀的現象,報道認為,時間一久,這類臺生最後可能也會成為真正的“脫蔡者”,並強調在兩岸勢力此消彼長下,未來此類人群會越來越多!
這篇報道的內容絕不是危言聳聽,要不然也不會引起對岸從名人政要到平民百姓的“軒然大波”,究其原因,臺灣實踐大學副教授賴岳謙表示,因為他們發現大陸不是民進黨所宣傳的那麼不好,而是剛好相反!賴岳謙指出,過去臺灣人出島求發展,但“根”還在臺灣,現在臺灣人卻因長期低薪以及無止盡的政黨惡鬥而看不到未來,“臺灣民眾當然會用腳行動”。
誠然,“西進潮”、“赴陸熱”近兩年成為了島內的高頻詞,從開始的臺商西進投資到臺師赴陸授課,再到如今的臺生臺青年“棄臺赴陸”求學尋發展,越來越多的現象表明,曾經作為“亞洲四小龍”之首的臺灣,如今不僅榮景不再,“臺灣人的未來在大陸”更成為不爭的事實,“脫蔡者”的出現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此,島內學者指出,今天臺灣的環境之所以會沉淪到如此地步,皆導因于藍綠兩黨長期惡鬥的結果;國民黨民代林麗蟬也認為,人民想要的絕對是安居樂業的生活,而非政治上意識形態的鬥爭;華東師大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更表示,與其讓臺灣民眾一味陷入藍綠意識形態或兩岸意識形態之爭,還不如讓“事實來說話”,如此也預示兩岸關係正迎來“超越藍綠”之爭的新時代。
當臺灣民眾面對藍綠之外還有“第三條路”可選擇時,有些島內輿論甚至提出,應該讓國民黨、民進黨和共產黨一起來比賽,看看到底誰更加愛臺灣,這樣也能讓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
提議一齣,包括臺青臺商在內的兩岸有識之士竟都覺得這不失為“妙計”~
臺灣青年楊明勳說,現今已有不少臺青相信未來在大陸會有更多機會,“顯然中共已成為藍綠之外,爭奪‘愛臺灣’話語權的有力競爭者了”。
另一不願具名的上海陳姓臺灣青年也表示,民眾要的是能帶來安穩舒適、機會均等的執政黨,而現在許多臺灣民眾已厭惡長期的藍綠惡鬥,反觀大陸,隨著各項對臺利好政策的逐漸落實,如果紅色政黨真能讓臺灣民眾感受到有更好的未來,“那人心肯定會靠過去的”。
臺企聯榮譽會長丁鯤華則表示,“不要被‘愛臺灣’所綁架”是許多臺商的看法。他指出,臺灣經過國、民兩黨的執政,20多年來經濟不僅沒有變得更好,還比日本失落的20年更失落,“許多臺商都在思考,‘臺灣體制’是否出了問題?”,他認為如果需要一個政黨來真正“把臺灣失落的20年撿回來”,可能共產黨的手法、能力、實際經驗,會遠遠優於國、民兩黨,“所以思考第三條路,或許對臺灣的未來發展是有幫助的”。
“臺灣民眾這幾年不斷被‘愛臺灣’這3個字綁架,好像跟大陸對抗才是愛臺灣”,上海臺協副會長蔡世民直言,其實“愛臺灣”簡單,就是讓民眾生活越來越好,讓年輕人的薪資得到相應成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研所研究員金奕也指出,臺企跟民眾出走的根本原因是,島民看不到臺灣走出衰落的希望、對執政者失去信心、厭惡無休止的政黨惡鬥,而西進大陸則是投資未來,金奕認為與其說這些人是“脫蔡者”,不如說是“融陸者”,更強調“未來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融入大陸發展進程”。
藍綠的持續惡鬥也讓“無色覺醒”越發成為島內關注的重要政治動向。今年5月初旺旺中時集團就提出了“無色覺醒”的號召,希望藉此喚起島內大多數對“藍綠惡鬥”厭惡至極的那94%非藍非綠的無色臺灣人民一起團結起來“救臺灣”,對此,臺灣學者蘇建誠也在《中國時報》的評論文章中指出,臺灣要翻轉,只有藍綠都徹底褪色,否則臺灣就永遠深陷惡性迴圈中,相較之下,“無色覺醒救臺灣”才是正道。他同時強調,臺灣生存發展的關鍵就在於兩岸關係,不論經濟、外事、國際組織活動的參與,都需要兩岸合作,堅持意識形態是行不通的!
當民進黨當局忙著醜化、抹黑大陸的發展和進步時,卻還是有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用“腳”投票,赴大陸謀生存求發展,臺當局不該反思嗎?如今,大陸顯然已做足準備要成為“讓臺灣人追求美好生活的第三個選擇”,面對島內愈來愈多的“脫蔡者”,蔡當局還以為繼續裝聾作啞就能唬弄過去嗎?
聲明:本文為“臺灣包袱鋪”團隊投稿作品,內容係作者個人觀點,與台灣網無關。
[責任編輯:楊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