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高調出走美國 蔡英文還能“無感”到幾時?
臺灣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台灣網7月27日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與臺灣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今天(27日)在白宮宣佈,富士康將在美國威斯康星州打造LCD面板廠,投資金額達100億美元(約新台幣3000億元),估計將為當地創造3000個良好薪資的工作機會。郭臺銘成為特朗普上任以來、首位在白宮召開投資記者會的境外企業家,郭臺銘還形容說“老鷹翱翔了(The eagle flies)。”
島內多家主流媒體今日均集中報道此事件。臺灣《經濟日報》報道稱,按計劃,鴻海未來四年內將在美國總投資100億美元,第一步選擇在威斯康星州打造世界最先進的液晶顯示(LCD)面板廠,預計為該州創造3000個全新的工作機會,並有機會上看至1.3萬人規模。將是有史以來境外企業于美國最大規模的綠地投資,並成為鴻海未來數年內在美國製造領域投資的開端。
臺灣“中央社”讚郭臺銘“出手準政治嗅覺高”。報道指出,威斯康星州現在是特朗普與共和黨的大本營,鴻海集團和郭臺銘選擇該地作為擴大投資美國的第一步,可說是審慎縝密的政治精算。
“中央社”在另外一篇報道中指出,郭臺銘是在美國副總統Mike Pence、眾議院議長Paul Ryan及威斯康星州州長ScottWalker的陪同下,在白宮東廳以英文致詞。文章特別介紹,過去,白宮東廳是美國總統與來訪外國元首召開聯合記者會可能使用的場地,白宮舉辦歡迎晚宴或國宴也在東廳舉行。而特朗普則是在副總統Mike Pence的介紹下出場,並親切地喚郭臺銘的英文名Terry,除感謝郭臺銘,還盛讚他的投資將擦亮“美國製造”的招牌,這是真正在美國生產、且為美國創造就業機會的投資。
特朗普在白宮宣佈富士康將在威斯康辛州投資設廠。右為郭臺銘。(圖片來源:美聯社)
特朗普說,郭臺銘選在威斯康星州的東南方設廠,將為當地創造1.3萬個就業機會,這也是郭臺銘展現對美國的信心,“如果我沒選上,他就不會投資美國100億美元了”。特朗普說完這句話,還再度與郭臺銘握手許久。
據《經濟日報》報道,郭臺銘感謝特朗普以及ScottWalker州長力邀鴻海來到威斯康星州,並感謝美國創新辦公室提供寶貴的支援以及協助讓此事成行。
不過,對比特朗普,島內不論是政論家還是財經業者均為蔡英文擔憂。
前國民黨“立委”邱毅在微博發文表示,企業紛紛出走,蔡英文和她的徒眾仍不知死活,繼續鼓動民粹搞鬥爭。邱毅表示,看到郭臺銘在美國宣佈百億美元投資,特朗普親自站臺,稱許為偉大的企業家,郭董一定感到很安慰,不像在臺灣常受仇富的紅眼症魯蛇(英文“Loser”的諧音)攻擊。郭臺銘之後,台塑、臺積電、義聯等大企業跟進,再加上鬥爭軍公教以後,消費市場萎縮,企業集體出走,產業空洞化,高失業低工資的冰河期即將來臨。
邱毅指出,蔡英文和她的徒眾仍不知死活,繼續鼓動民粹搞鬥爭,鬥完這這鬥那個,把社會整治的烏煙瘴氣,所謂亂邦不入危邦不居,看來臺灣是要自己搞垮了。也或許是從“太陽花”之亂以來,這個命運早就被註定了。
謝金河。(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譜網(Facebook)以“招商全球化,只剩臺灣逆向操作”發文指出,這是郭臺銘落實美國投資的承諾。這次美國展現的招商規格陣仗之大,讓全臺2300萬人個個睜大眼睛看。
他表示,今天在白宮,美國總統特朗普、副總統Mike Pence、眾議院議長Paul Davis Ryan、威州州長Scott Walker一起出席記者會,臺灣商人受到如此高規格待遇,郭臺銘肯定是第一人。受到這個激勵,今天鴻海集團旗下每一家公司股價全面大漲,郭董再把鴻海集團位階往上拉一級。
謝金河直言,在這場盛會中,見識到國家領導人的招商力道,特朗普為了製造業重返美國,卯足全力,未來全球領導者都會成為招商急先鋒,像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最近也很努力招商。話鋒一轉,謝金河指出,但在臺灣,蔡英文當局卻努力趕跑企業。臺灣的環評制度,全球最嚴格,“勞基法”把產業綁死,稅制無限上綱,200個勞團成員就可弄死全臺灣,“郭董今天這一幕,我們能夠假裝沒看見?”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國民黨對此指出,郭此舉就是“用腳”對蔡當局產業政策表現,投下不信任票。
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認為,隨著鴻海分公司陸續選擇在大陸或新加坡上市,顯示臺灣資本市場的競爭力衰退,島內投資環境不友善,缺水、缺電、缺工、缺地、缺人才,也是鴻海想要離開臺灣的原因之一。
其實,島內環境因素的影響可以從郭臺銘受訪時的回應看出。據臺媒報道,就在上個月,郭臺銘參加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輻射科學暨質子治療中心土典禮時曾指出,因為很多繁瑣的公家機關行政程式,一再延遲癌症醫院的完工時間。最近在美國投資,發現到臺灣的行政效率要不改善,真的會輸美國非常非常多。他直言,若沒有必要,他儘量不想回臺灣,他認為臺灣目前的風氣和一切,多說無益,做事情就是了。
島內反年金改革民眾聲嘶力竭高呼“蔡英文下臺”。(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蔡英文當局上任以來,致力於追查黨產、追殺軍公教、搞“錢沾建設”、“去中國化”等“非我族類”鬥爭,島內經濟長期停滯不前,民眾苦不堪言。
臺灣《時報週刊》今日以“《經濟》連亮3黃藍燈,景氣復甦弱弱的”為題報道指出,臺“國發會”今日發佈6月景氣燈號,燈號亮出呈連3個月代表景氣趨弱的黃藍,景氣領先指標持續下跌,顯示島內復甦動能有待強化。
臺灣《工商時報》報道指出,景氣領先指標續呈下跌,6月較上月跌0.28%,景氣同時指標也連跌6個月,本月跌0.5%。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與臺南市長賴清德。(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島內經濟疲弱無力,看到郭臺銘高調出走美國,蔡英文還能無感嗎?臺灣《聯合報》主筆室發文指出,蔡英文可能真的一時無感。因為今天她最煩的,也許是親綠的“新臺灣國策智庫”最新民調:如果郭臺銘與蔡英文競選2020,郭臺銘明顯贏過蔡英文;“獨派”大佬辜寛敏甚至力勸蔡英文“做4年就好”,換聲勢最高的賴清德來。
特朗普感謝郭臺銘,力稱“我的朋友,泰瑞˙郭”,帶給“我最在乎的威斯康星”1.3萬個新工作。文章說,這說明郭臺銘不僅是具有絕佳狩獵本能的經濟動物,還擁有精準的政治嗅覺。
而蔡當局的態度呢?臺“駐美投資服務處主任”淩家裕認為,郭臺銘是在重要時刻做出正確決定,文章痛批這是“角色錯亂,令人惜諤。”此外,臺“國策顧問”何美玥上月也才受命率領龐大的臺灣菁英企業團赴華盛頓參加“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極力響應特朗普的“製造業返美”政策。文章反問,這個當局怎麼了?
文章說,近幾個月來臺灣指標性企業掀起赴美投資的浪潮,雖有特朗普的政策拉力,更有島內投資環境惡化及經濟前景不佳的推力。蔡當局無力改善島內投資環境,還要努力迎合特朗普,帶大企業赴美投資,當然更難說服島內外企業對臺灣投資了。
文章表示,蔡英文也許無暇細思鴻海等指標企業出走帶來的領頭羊效應,但蔡當局一年多來以“改革”之名,拼政治、搞鬥爭,除“前瞻計劃”浪擲資源綁椿外,拿不出突破經濟困境的有效辦法,這正是蔡英文聲望崩盤,民眾寧讓郭臺銘取而代之的主因!
蔡英文。(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對於蔡當局的錯亂,有網友憤怒表示,“空心菜”為了方便她搞鬥爭軍公教,把菁英企業往外推,竟然“推動臺灣企業到美國投資發展!”現在又連續關閉了幾個歐美駐外單位!臺灣人選出這種“閉門自肥自大”的當局是自找死路!
《聯合報》文章說,特朗普推文得意宣稱,如果他沒選上,郭臺銘就不會砸這100億美元。上個月郭董才脫口說“沒有必要,不想回臺”;蔡英文振作些吧!別讓特朗普推文錯寫成:“如果蔡英文沒選上,郭臺銘就不會砸這100億美元……”
此外,針對有媒體詢問富士康響應“美國製造”是否會影響大陸員工就業機會?國臺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今日在答記者問時指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據了解,富士康集團今年以來繼續在大陸擴大投資,原有企業未受影響。廣大臺商普遍認為,大陸經濟發展長期向好,臺資企業發展前景廣闊。同時,我們支援臺資企業在大陸紮根發展的態度是一貫的、明確的,將繼續採取積極措施,為臺資企業在大陸發展營造有利環境。(台灣網 李寧)
[責任編輯:李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