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暑夏將至島內又現供電危機 用電緊張成日常夢魘?

2018年05月22日 14:21:00來源:台灣網

  2017年8月15日,臺灣無預警大停電。圖為當天臺北市石牌地區許多民眾在一片黑暗中前往商城用餐。(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台灣網5月22日訊 暑夏將至,島內又迎來一年一度的缺電危機。臺灣《中時電子報》發表社論文章指出,從臺當局到民間都繃緊神經準備迎戰今夏供電危機,但自15日起,氣溫持續飆高到35度以上,日用電量3400萬千瓦連續刷新今年用電新高,也創下歷年5月用電新高。影響所及,備轉容量率掉到約5%,連續數日亮出供電警戒的橘燈,供電危機提早出現。

  據報道,在供電吃緊聲中,全臺各地頻傳無預警停電事件。數日前松山機場發生電路跳脫,造成機場短暫停電,附近上千戶(居民)停電;桃園機場第二航廈發生無預警跳電,造成電扶梯停擺,空橋無法運作。近來從臺北內湖、大安區、三總週遭都先後發生饋線跳脫的小規模停電,每次受影響的用戶少則數百戶,多則數千戶,總計近10天單是臺北市就發生過6起跳電事件。

  臺北高溫。(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多位工程與能源問題學者近日在媒體發表文章示警,因供電吃緊臺當局不得不祭出“強制節電”方案,臺電更是以“降壓降頻”“短時超載運轉”等偏方找電填補需求,這兩種方式都很容易造成發電機組與變電設施的損壞。臺電強調小規模停電多是饋線跳脫,與缺電無關,但饋線跳脫與設備老舊以及全臺用電量超載都有關係,而後者就明顯與供電吃緊有關,這是臺電不能否認的。如果5月就出現如此不穩定的供電情勢,今夏的供電情況又豈能讓人安心?

  蔡當局承認,今年夏天供電“情勢非常嚴峻”,不惜唾面自幹讓原本停機的核電機組重啟加入並聯。蔡當局也保證說只要今年過關,未來的供電就會充裕而穩定。但非常遺憾的是,按現行供電與電力需求趨勢,未來供電情勢只會更加嚴峻,而非“輕舟已過萬重山”。

  臺經濟部門曾呼籲民眾少用家中冷氣,改到公共場所或大賣場一起吹冷氣並參加抽獎。民眾表示可能不會專門跑到商場吹冷氣。(圖片截取自網路)

  蔡當局認為明年之後供電就沒問題,主要依仗的是新發電機組上線。官方數據可以看出,蔡當局任內將有8部火電機組完工,包括林口、大林、通霄等電廠的增建機組,總計可增加667萬千瓦供電,這些機組有些已上線,有些則是在1年內可完工商轉。任何電廠從規劃到完工至少5年、多則10年,這部分增加的供電是馬當局給蔡當局的“遺產”。

  問題是馬當局並無全面廢核的規劃,新增機組主要是應付增加的電力需求,及淘汰老舊機組之用。但依蔡當局的能源政策,核電廠將從明年起開始除役,最終要缺少500萬千瓦核電。馬當局的“遺產”都上線後,後續卻看不到穩定的供電增加,蔡當局規劃擴建大潭、興達、臺中電廠,協和電廠改為燃氣電廠、興建深澳電廠等,無不碰到困難,而綠電進度又難以掌握,未來供電安全風險非常高。

  去年,臺灣大型電廠連續跳機,下班高峰期交通信號燈全黑。(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因此說明年之後就無缺電之虞,不只過度樂觀更已枉顧現實。現實狀況是:供電仍然吃緊,蔡當局必然要讓原本應除役的老舊電廠繼續運轉,臺中、高雄地方對電廠減煤兩成的要求也不能執行。但這麼一來,全臺的空污與排放就難有改善的一天。蔡英文在接見環保團體時說“這10年是臺灣能源政策轉型最痛苦的10年”,其實更接近事實,也代表供電緊張會是長期問題。

  臺積電副董事長曾繁城則說,水資源與電力問題不能只靠民間節省,臺當局應長遠思考,大家也應該住在比較好的空氣環境中。評論文章指出,說得含蓄,但點出了企業對臺當局無法提供穩定電力,卻要以“節電為名行限電之實”的不滿,更顯露對空污的憂心。更早的美國商會調查也顯示超過8成外商擔心供電不足,因而將減少在臺投資。

  臺灣《中時電子報》關於“全臺大停電”的報道截圖(部分)。

  還記得去年815全臺大停電,導致668萬戶居民受到影響。據臺灣“中央社”早前報道,停電期間,苗栗縣通霄鎮一戶民宅傳出火警,73歲婦人自行滅火未果緊急逃出,但她車禍腦傷的兒子受困2樓命喪火窟。消防人員發現婦人因為停電點蠟燭,不排除是蠟燭明火引燃火勢。

  對於突然大跳電,民眾抱怨聲四起:“怎麼會停電”、“熱死了”。有民眾將矛頭對準反核團體:“都是反核害的”、“反核的還敢出來該該叫嗎?”還有一名阿嬤對臺北會停電相當質疑:“臺北也會停電?臺灣完了!”臺灣各地網友紛紛在論壇八卦版上彙報情況,針對各個與停電相關的議題進行討論。先前民進黨在反核遊行中喊出的“用愛發電”更成為網友怒嗆焦點:“用愛發電的快出來教大家發電啊”、“難得的好時機,正是考驗用愛發電的好時機”……

  2017年8月15日下午桃園大潭電廠6機組全部跳機,全臺無預警大停電,17縣市受影響。(圖片取自臺媒)

  事件發生後,科技業界表示,無預警停電會影響廠商投資信心,況且若醫院停電,還可能鬧出人命,事態嚴重,臺當局應究責,有錯就要罰。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臺當局在“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上花了很多資源在綠能方面,但綠能終究緩不濟急,而電網的安全建設刻不容緩,呼籲電網安全應納入“前瞻計劃”。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溫麗琪認為“這是過去發展決策上錯誤的問題,導致今天的損失太大了”。

  而在此前,臺當局更是“花招百齣”倡導民眾節電。臺當局行政部門曾下令各部門節電兩周,提出空調溫度不得低於28度、下午1時至3時不開空調、停用多餘照明設備電梯等措施。當時的經濟部門負責人李世光甚至宣稱,各“部會”若節電不彰,將影響績效考評。此外,經濟部門還呼籲民眾少用家中冷氣,改到公共場所或大賣場一起吹冷氣並參加抽獎。上任前屢出包的臺當局“政務委員”張景森早前還提出,商場應該在下午1點到3點的用電高峰時段午休,他也曾提議炎熱的天氣要將人字拖、短褲定為正式服裝,允許在公開場合穿著出席。

  截圖。(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臺灣《聯合報》評論文章指出,有天災、有人禍,但就是不見蔡當局檢討能源政策。俗話說不見棺材不掉淚,現在掉淚的是面對停電的民眾。“815”的黑暗,會不會是蔡英文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的最後一次黑暗?

  日前臺達電創辦人鄭崇華以《封存核四,害死臺灣》為題投書《中時電子報》質問蔡當局:非核家園真的可以滿足臺灣的用電需求嗎?沒有電,誰敢來投資臺灣?他強調,當前臺灣確實到了臺當局拍板能源政策的關鍵時刻。(台灣網 盧佳靜)

[責任編輯:盧佳靜]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