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語:孫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他的思想和功績將再一次被兩岸人民隆重緬懷和頌揚。
2011年是辛亥革命100週年。援引香港“中評社”13日發表的一篇旅美學者的評論文章。文中提到,海峽兩岸都將紀念發生在100年前中華大地上的那場偉大革命。“孫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他的思想和功績將再一次被兩岸人民隆重緬懷和頌揚”。
作者認為,在孫中山先生為中國奮鬥的一生中,支撐他百折不撓,愈挫愈勇的精神境界,是建立“民主共和、統一大中國”的理想。作者從四個方面詳細闡述了孫中山先生的“國家統一思想”發展進程。具體如下:
一、 孫中山早期革命活動樹立了“統一大中國”的理想
清朝未年,甲午戰爭失敗,戊戌變法失敗,使孫中山滿懷憂憤,走上革命道路。1905年8月,經過多年努力,孫中山領導成立同盟會,被推為同盟會總理。成立同盟會的宗旨,就是為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這是一個建立統一的“中華共和國”的思想。
確立了革命目標,孫中山團結了一大批革命先驅志士與之共同奮鬥。這些革命者包括黃興、宋教仁、蔡元培、章炳麟等人。他們與改良派梁啟超、康有為等激烈論戰,堅持推翻滿清建立統一中國的主張。從1907年開始,以孫中山為首的革命黨人共領導了10次武裝起義,然而均告失敗。著名的第十次廣州“黃花崗起義”發生在1911年4月27日,由革命先驅黃興直接領導,有72位志士壯烈犧牲。
二、辛亥革命成功是孫中山國家統一思想的初步成功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被稱之為辛亥革命。當時孫中山不在國內而在美國丹佛為革命籌集資金。當年12月25日孫中山回到上海,隨即被推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民國成立後,孫中山誓言“鞏固中華民國,圖謀民生幸福”。這就是要使統一的中國團結強大,“卓立於世界之林”。
此後為了維護辛亥革命的成果,孫中山與袁世凱、段祺瑞、張勳等人鬥爭,先後發動“二次革命”和“護法運動”,粉碎了他們稱帝和復辟的美夢。
孫中山主張新建立的民國應當是一個由大中華各民族組成的多民族國家。他在《臨時大總統宣言書》中說: “國家之本,在於人民。合漢、滿、蒙、回、藏諸地為一國,即合漢、滿、蒙、回、藏諸族為一人。是曰民族之統一。”可見,建立一個完整的、統一的、多民族和諧共處的大中國是孫中山魂牽夢縈的奮鬥目標。辛亥革命的成功使他向實現這一偉大目標前進了一大步。然而他沒有停止,還在繼續努力。
三、提出“新三民主義”為實現統一的現代中國指出方向
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廣州召開,大會通過了著名的《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孫中山在宣言中重新解釋了他過去提出的“三民主義”。他說,民族主義,是免除帝國主義之侵略,使中華民族獨立於世界;民權主義,以實行普遍平等,人民有選舉權,有創制、復決、罷免權;民生主義,是平均地權,節制資本,耕者有其田。
孫中山還提出“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這與中國共產黨的民主革命原則基本一致,使新三民主義成為第一次國共合作的政治基礎。孫中山認為,為了“振興中華”,堅持民主共和的基本原則,團結國內各民族,共處共榮,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他的這種“五族共和”的思想,就是要實現中華民族的統一自主,與世界各國各民族友好親睦,反對媚外辱國和盲目排外。
他的新三民主義和三大政策的提出為實現統一的現代中國指出了方向。孫中山說: “我們推翻清朝,承繼清朝的領土,才有今日的共和國。為什麼要把向來統一的國家再來分裂呢?”
四、海峽兩岸分裂的歷史應當儘早結束
可是,由於歷史的原因,孫中山倡導的統一大中國的理想至今尚未實現。
從1949年毛澤東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中國實現民族獨立已經六十多年。六十多年來,中國大陸政府和人民作出許多努力以促進和平統一能夠實現。從1979年1月1日,葉劍英發表《告臺灣同胞書》,指出實現中國的統一,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到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出席紀念《告臺灣同胞書》30週年座談會,發表兩岸關係重大談話(即胡六點),為大陸今後兩岸政策定調。大陸政府秉持先經貿後政治的原則,力爭和平統一。大陸不斷釋出善意,出臺政策,惠及對岸臺灣人民。
現在,海峽兩岸局勢雖然在一天天緩和,三通實現,ECFA簽訂,經貿發展,但臺灣當局在對待統一進程的問題上,始終沒有正面立場。臺灣當局雖然也承認“九二共識”,卻只大談其中的“一中各表”的部分。近兩年來,臺灣經濟在大陸人民幫助下,從衰退走向恢復,臺灣當局對反“臺獨“的立場也模糊起來。這使人們產生憂慮: 臺灣當局是否只要和平,只要與大陸經濟交流,而不要中國的“統一大業”?
因此,在紀念辛亥革命100週年時,臺灣當局是否應該認真檢討對孫中山先生遺願的繼承問題。人們希望,口口聲聲尊稱孫中山為“國父”的人,不要將“國父”的思想,特別是“國家統一思想”置之腦後而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