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時政 | 本網快訊 | 兩岸 | 國際 | 港澳僑 | 熱點新聞 | 大陸縱覽 | 社會 | 財經 | 教育 | 軍事 | 科技 | 傳媒 | 奇聞趣事 | 新聞發佈會 | 新聞人物

解讀2011全球競爭力報告:香港臺灣創歷年最佳

時間:2011-05-23 14:2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ECFA在臺灣立法機構表決通過後,島內民間團體發起請願活動,支援ECFA打開臺灣經濟活路。資料圖片(圖片來源:臺“中央社”)

  

  回歸後,背靠祖國,香港風采尤勝昨日。圖為香港維多利亞港鳥瞰。

  據IMD最新公佈的《2011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香港和臺灣競爭力排名創歷年最佳。兩地輿論紛紛解讀數字背後傳遞的訊息——

  港臺競爭力 躍上好排位

  【事件回顧】上周,據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最新公佈的《2011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香港和臺灣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排位。去年排名第二的香港,今年首次稱霸,與美國並列第一。臺灣競爭力排名,則連跳兩級,從去年的第八名躍升至全球第六名,在亞洲地區也首度進入前三,創歷年來最佳表現。

  兩地輿論解讀:連接大陸,與大陸密切的經貿往來,是促港臺經濟成長的一汪“活水”。

  臺灣:走出金融海嘯危機

  IMD的國際競爭力評比由4大指標組成,分別為“經濟表現”、“政府效率”、“企業效率”與“基礎建設”。其中,在經濟表現方面,臺灣由2010年的第十七名進步為第五名。IMD給出的評語是:經濟表現在困境後還能迅速反彈,顯示已走出金融風暴危機。

  2010年以來,臺灣經濟成長的相關數據印證了IMD的評語。

  島內相關部門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臺灣經濟成長率10.82%,創下近23年最高。高失業率加上飛漲的物價,曾經構成了臺灣民眾“高高在上”的“痛苦指數”。隨著經濟告別寒冬,島內失業狀況也逐月改善。2010年,臺灣平均每月失業率為5.21%,今年3月,降至4.48%。股市是民眾對經濟信心的“晴雨錶”,在金融海嘯衝擊下,2008年,臺股跌到4000多點。2009年後穩步回升,前段時間重新站上9000點。業者普遍預測,在資金行情與兩岸題材下,2011年臺股走勢將有如“倒吃甘蔗”,可以樂觀。

  對此,臺《聯合晚報》評論稱,臺灣經濟走出金融海嘯危機,逆境成長,背後必然是有一個重要的政經路線作為支撐。《經濟日報》認為,對比民進黨執政時期的排名,這份不錯的經濟成績單說明,馬團隊開放的兩岸經貿政策,使臺灣經濟重新回到正確發展道路。

  IMD認為,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簽署後,對臺灣經濟助力頗多,包括擴大了兩岸貿易、穩定臺海關係、增加企業投資與民間消費信心。對此,臺當局“經濟部國貿局長”卓士昭回應說,ECFA的簽署絕對是對島內經濟表現的加分關鍵。

  香港:競爭力首次冠全球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學院是歐洲最著名的商學院之一,自1989年以來,該機構每年都對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的競爭力進行分析和排名,所發表的《世界競爭力年度報告》在國際上享有較高聲譽。

  IMD報告顯示,去年排名第二的香港和第三的美國,今年雙雙發力超前,並列第一,將去年榜首的新加坡擠落第三位。中國大陸則微跌1名至第十九位。

  據香港媒體報道,全球競爭力排名各項指標中,香港在“政府效能”和“企業效能”兩項同時稱霸,“經濟表現”維持第四名;“基礎建設”則由第二十三名上升至第二十一名。個別細項排名中,香港在公共財政、國際投資、商業法規、金融、態度及價值觀、科技建設等6項均是全球最佳。不過,IMD也提醒說,香港的生活品質並不是特別好,尤其是污染問題和不平等現象。

  香港特區政府認為,香港相對全球很多經濟體都有優勢,“貿易的開放,投資及商業的法規,穩健的財務,成熟的制度,運作良好的財經市場及國際級城市的形象,都是香港成功的重要基石”。《大公報》指出,背靠祖國是香港的另一張“王牌”。

  解讀:為有源頭活水來

  IMD競爭力報告公佈後,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高興一晚上就好”。IMD報告顯示,臺灣“政府效率”排名倒退,由去年的第六名退至第十名。這一點,綠營緊抓不放,猛攻“政府效率”退步。

  綠營的批評,潛臺詞自然是一貫的論調——質疑馬當局開放的大陸政策。《聯合晚報》從另一角度解析:過去3年,馬當局正確的政經路線方向,在綠營“傾中賣臺”的質疑聲浪中,步伐確實略顯遲疑,這會影響“政府效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進一步指出,過去3年,兩岸開放政策步子的確邁得不夠大,限制性內容較多,影響了外商、陸商入臺積極性,從而影響到島內招商效果和經濟成長。

  至於香港,全國人大代表、香港僑界社團聯會常務副會長陳智思表示,近5年來,香港社會多了對“十二五”規劃的聲音,這是因為香港社會越來越有共識,香港將來發生的任何事情,無論旅遊、貿易、經濟等都與國家的經濟密切相關。為有源頭活水來,未來,背靠祖國,港人必須增加對內地的了解。(本報記者 李煒娜)

瀏覽更多臺灣新聞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

本網快訊

熱點新聞

奇聞趣事

兩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