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這堂選修課緣何刷屏
光明日報記者 劉茜 陳建強 光明日報通訊員 付坤
“很多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因為保持著對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才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遠的。”在南開大學“名師引領”通識選修課《醫藥前沿與挑戰》的課堂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講述著諾貝爾獎獲得者的故事。日前,鐘南山院士主講的這堂課,直播間超20萬人線上,獲60萬點讚,刷屏高校。
《醫藥前沿與挑戰》通識選修課程由南開大學醫學院開設,校長曹雪濤任課程負責人,鐘南山、陳凱先、李蘭娟等12位院士主講。課程著眼全球生物醫藥前沿趨勢,為學生們講授醫藥領域的創新觀點和前沿技術、生物醫藥發展機遇與挑戰以及臨床醫學未來趨勢。這個課程是系列“名師引領”通識選修課程中的一項。
聚焦醫藥領域前沿
生物醫學與現代科技、創新藥物領域面臨的挑戰、心血管器械的創新與研發……這些聚焦前沿的醫學課題,對於初入大學的本科生來說,還稍顯遙遠。但是,“名師引領”的課堂,給了他們領略醫學前沿的寶貴機會,也增強了他們日後探索生命奧秘、勇攀醫學高峰的底氣。
課堂上,院士們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授課內容,讓學生們逐漸明白:我國的藥物研究和產業發展正進入創新跨越新階段,我國的醫療器械產業正由小到大迅速發展,我國的現代生物醫學研究陸續取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同時,學生們也了解了中國醫藥從篳路藍縷到欣欣向榮一路走來背後的故事,讓他們見識到了更廣闊的世界,提振了他們的信心。
南開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任一帆說:“我對自己的職業選擇一直很迷茫,不知道以後要不要做臨床,但通過這門課,我看到了我國醫藥事業打破了很多國際壟斷,解決了很多‘卡脖子’難題,甚至在某些方面實現引領,這種進步和蓬勃發展的態勢,堅定了我日後繼續從醫的信心。”
“聽完院士們的課,我覺得基礎研究未來在很多方面大有可為,我將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潛心學習、精研業務,矢志報國。”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化學生物學專業本科生那潤澤說。
傳遞腳踏實地的科研精神
“院士課堂”是前沿課堂,更是有趣的課堂,經常穿插其中的,是院士們個人的成長經歷。鐘南山院士說,他做過一年鍋爐工、一年農民,36歲的時候才真正走上醫學崗位;蔣華良院士說,藥物研發的痛苦指數遠遠大於幸福指數;葛均波院士說,雖然現在他是一名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醫生,但實際上他大學是兒科畢業的……課堂上的一個個小故事讓學生們深入了解了院士們的科研之路,也增強了他們追求真理、潛心科研的骨氣。
憑藉著唯真唯實和執著堅定的意志,鐘南山堅毅篤定地提出“非典”可防可治、新冠肺炎“存在人傳人現象”,他還首次在國際上證實藥物干預早期慢阻肺患者能帶來臨床獲益,為國際上慢阻肺的早診早治提出新的策略;憑藉著百折不撓的意志,即便面對藥物研發99%的失敗率,蔣華良還是堅持要做中國缺少的原創新藥,研製老百姓吃得起的好藥;憑藉著迎難而上的意志,葛均波一次次挑戰心血管疾病的“禁區”,首創“逆嚮導絲技術”,由此開啟了冠脈CTO的逆向開通治療時代……院士們的這些經歷激發了學生們面對困難的勇氣,堅定了頑強拼搏的意志。
南開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袁震說:“原來院士的科研之路也會面臨這麼多的挫折,但他們仍然堅持不懈攻堅克難,這種百折不撓、敢為人先的科研精神對我來說真的是一種鼓舞。”
激揚胸懷天下的家國情懷
每堂課,院士們都會從全局角度和國際視野花大量篇幅介紹各自領域所面臨的困境和挑戰,課堂上出現的高頻詞語是“國家需求”和“卡脖子”。“所謂的使命感,就是國家需求”“國家需要,我就去做”“國家的需要,就是你們的科研課題”……課堂上,院士們的這些話,令學生們倍感振奮,也激揚了他們胸懷祖國、創新競進的志氣。
正是因為有著堅定的家國信念,原本想當外科醫生的鐘南山,毅然把自己的興趣“讓位”于國家需求。他響應“廣大醫務工作者做好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的群防群治工作”的國家號召,聽從安排,加入當時的慢支炎防治小組。
懷揣著這份使命感,鐘南山打算放開手腳在呼吸系統疾病研究領域“大幹一場”,但真正到了防治小組才發現,日常工作就是三天兩頭為慢支炎患者檢查身體,對比起昔日忙碌的工作來,簡直悶得慌。這也讓鐘南山一度懷疑自己當初的選擇。但他沒有退縮,認準了一個理兒:國家要我做,我就必須要做好。
“有一回我發現病人咳出來的痰各種顏色都有,我就覺得有意思,做了很多化學分析,結果發現它有很多不同的類型,有過敏型的,有炎症型的……根據不同類型,我再去進行治療,發現有效,慢慢地我就產生了興趣。”鐘南山說道。不斷鑽研、產生興趣、激發熱愛、執著追求,就這樣,鐘南山一步步走上了研究呼吸系統疾病的道路。從此,國家需求化作滿腔熱愛,他把國家“要我做”變成了“我要做”。
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張俊傑說:“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醫學生,我們應該學習鐘院士捨身忘我、無私無畏的擔當精神,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拼搏精神,以及胸懷國家、為民服務的家國情懷,努力為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課後,南開大學統計與數據科學學院本科生王震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科學事業是接力事業,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必須擔起時代賦予的使命,接過接力棒,不斷向‘卡脖子’技術發起衝擊。”
校長曹雪濤說:“‘名師引領’系列課程通過名師大家的精神與風範感召和引領青年學子,進一步涵養他們的愛國報國情懷,這是新時代課程思政的生動實踐。南開大學歷來重視課程思政,注重將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潤物細無聲地對青年學生進行價值引領和思想塑造。‘名師引領’通識選修課自2021年開設以來,已陸續在理工科、人文社科、生物醫學等專業全面實施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