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實數字雲南建設底座
夯實數字雲南建設底座
——《雲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解讀
日前,結合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際情況,雲南省發佈了《雲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規劃》(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了雲南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發展目標與重點任務等,為雲南省各地區、各部門建設新型基礎設施提供了行動指南。
近年來,雲南積極把握新一輪資訊技術變革和數字化發展趨勢,全力推進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綜合做好新型基礎設施這篇文章。隨著《規劃》的出臺,雲南“新基建”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將為推進各領域數字化轉型、夯實數字雲南建設底座,實現雲南高品質跨越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加速佈局,“新基建”邁出新步伐
當前,“新基建”在全面支撐經濟社會發展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方面的地位不斷凸顯,成為推動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的應有之義。事實上,自2016年啟動“雲上雲”行動計劃後,省委、省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在資訊化、數字化建設方面持續加碼,加速佈局“新基建”,暢通經濟社會發展資訊“大動脈”,極大地促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促進產業繁榮、激發創新活力。
“十四五”時期,我國數字經濟轉向深化應用、規範發展、普惠共用的新階段,《規劃》從國際、國內和省情3個維度,系統分析了“十四五”時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面臨的宏觀形勢與發展機遇。《規劃》提出,到2025年,將初步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慧綠色、安全可靠的新型基礎設施體系,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快速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智慧能源、智慧旅遊等融合基礎設施領域建成一批全國標桿,創新基礎設施建設水準顯著提升。
“此次《規劃》把握中央精神,結合雲南特色,系統、全面地從三類新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進行了規劃,提出資訊基礎設施建設實現新跨越、融合基礎設施建設邁上新臺階、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取得新成效的新目標,一系列要點都為接下來‘新基建’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在北京航空航太大學雲南創新研究院、雲南省區塊鏈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教授胡凱看來,《規劃》從雲南特色的農業、製造業、生物多樣化、邊境商貿、旅遊等重點領域,包括20個方面領域的設計和建設目標,指向明確,導向性、引導性和可操作性兼具,特別強調了不僅要建設新基礎設施,還強調了要開放、用好新基礎設施,避免出現建而不用、建而無法用等弊病問題,尤其是如何合理開放、應用新基礎設施至關重要。
此外,《規劃》還專門從風控、保障和環評3個方面進行了配套要求,解決“新基建”過程中必須清醒堅持的有序推進、協調發展問題,做到不盲建、不亂建、不重復建、不蜻蜓點水建,還特別強調了培育、培訓新型人才的重要性,提出人才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
胡凱認為:“‘新基建、新經濟’關鍵是新,需要新的思維、新的技術、新的方法、新的力度和新的主體來創新發展。當前,‘新基建’需要從戰略框架、實踐路徑、收益模式等方面著手,要與經濟發展系統、環境建設系統協同發展。”
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規劃》佈局全面,可操作性強。對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和創新基礎設施均有佈局、各有側重,充分突出各類基礎設施的功能和作用。結合三類基礎設施特點和作用,又提出不同的發展思路,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操作性。同時充分體現建用並舉、以用促建的發展思路,為行業發展帶來良好契機。
該負責人指出,資訊通信行業是“新基建”的主力軍,《規劃》的印發,為全省資訊通信基礎設施建設明確了目標,指明瞭方向。“十四五”期間,全省資訊通信行業將以持續補齊發展短板,增強網路能力,提升網路品質,夯實數字雲南網路基礎為主要任務,為資訊通信行業與千行百業的融合發展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創新驅動,“新基建”賦能數字化轉型
依託車間數字化改造,年產量超過1億瓶的雲南白藥氣霧劑實現了生產過程和產品品質的數字化管控,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產品品質達到“零缺陷”,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通過對大紅山礦4.6億噸的礦山資源、450公里的地下礦道進行數字化建模,礦山實現了“機器換人”,下井人數從2017年的每天2900人次減少至900人次,保障了安全生產。
雲南農業大學開發的雲南農業生物資源基因組數據庫,匯集了茶葉、葡萄、藥用植物基因組數據,為新品種選育和品種改良奠定了基礎,成為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農業科技合作和交流平臺。
“新基建”帶來新發展,其本質是科技創新推動社會各領域的創新進步,釋放經濟增長潛力,改善民生福利,成為支撐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石。圍繞資訊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開放與安全4大核心任務,《規劃》統籌推動全省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並針對重點發展方向,制定了5G基站、工業網際網路標識、重點實驗室等10個具體指標,全力推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及升級演化,拓展發展空間,賦能各行各業。
“《規劃》中對千行百業融合應用發展作出具體要求,倒逼通信行業推動行業強化賦能,打好5G賦能千行百業的行業戰、團體戰和賦能戰,努力為雲南省數字經濟發展作出貢獻。與此同時,《規劃》的出臺也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堅強的政策保障,通過加強統籌協調、優化發展環境、強化人才支撐、加大資金支援等方面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提供了支援和保障。”省通信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比如當前雲南省大力推動實施‘雙千兆’協同發展專項行動,無論是5G還是千兆光網,面臨的最大痛點就是沒有高端應用需求,相信隨著《規劃》深入實施,通過各行各業共同發力,問題將在發展中逐步化解,形成良性發展態勢。”
中國移動雲南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加快資訊通信基礎設施發展,需要進一步深化資訊服務科技創新,支撐賦能智慧社會,打造數字創新應用的新平臺,鑄造經濟社會跨越發展的新引擎。以雲南移動為例,通過充分發揮主力軍和產業鏈引領作用,強化5G創新引領,在基礎設施數字化、社會治理數字化、生產方式數字化、工作方式數字化、生活方式數字化五方面全力推動線上化、智慧化和雲化革新,將全面有效構建行業融合賦能的新載體。
“對於各行各業來說,創新的主戰場就是數字化轉型。釋放‘新基建’的潛力,將有助於各行各業實現數字化轉型。”雲南聯通新通信有限公司總經理伍昭祥指出,雲南本土的傳統支柱產業要實現數字化轉型,抓手在於應用和資訊技術的融合,通過泛資訊技術的融合來實現生產流程的自動化,實現產品直接面向消費者,實現上下游產業鏈的、有效率的、有效益的融合,才是數字化轉型主要的手段。“比如我們的高原特色農產品,通過數字化轉型成為全中國老百姓餐桌上的首選,這個數字化轉型才叫成功。”
以新起點持續發力“新基建”,“十四五”時期,以《規劃》為引領,雲南將匯聚各界力量共同推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的基礎設施需求,搶佔數字經濟前沿陣地,激發雲南數字時代高品質發展的新動能。
名詞釋義
“新基建”
新型基礎設施主要包括3類:一是資訊基礎設施,主要是指基於新一代資訊技術演化生成的基礎設施,包括物聯網、5G網路、固定寬頻、空間資訊、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二是融合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深度應用資訊技術,促進傳統基礎設施轉型升級,進而形成的基礎設施新形態,包括工業網際網路、智慧交通物流設施、智慧能源系統等。三是創新基礎設施,主要是指支撐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產品及服務研製的基礎設施,包括科學研究設施、技術開發設施、試驗驗證設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