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連續8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事故
全省連續8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事故
9月20日,“雲南這十年”系列新聞發佈會·應急體系建設專場發佈會在海埂會堂舉行,省應急廳、省地震局和省消防救援總隊的主要負責人介紹雲南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十年來取得的成效並回答記者提問。
全省共建成2600余支
專兼結合救援隊伍
雲南省應急管理廳黨委書記、廳長李國材介紹,雲南省構建了以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為骨幹力量,駐滇解放軍、武警部隊和民兵預備役為突擊力量,抗震救災、防汛抗旱、安全生產等專業救援隊伍為基本力量,企事業單位專兼職隊伍、社會應急力量等為輔助力量的應急救援隊伍體系,全省共建成2600余支11萬餘人專兼結合的救援隊伍。
2012年至2022年,全省創建245個全國綜合減災示範社區、328所國家級和省級防震減災科普示範學校,共建成5054個應急避難場所。投入17.94億元實施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十項重點工程;投入135億元救災資金;採購4.91億元省級救災儲備物資,建成救災物資儲備庫138個,儲備救災物資36個品類將近129.64萬件,可基本滿足轉移安置100萬人次應急需求。
雲南省持續推進防災應急“三小工程”,累計為全省1300余萬戶家庭發放防災應急小冊子,為860余萬戶家庭發放小應急包,支援各地結合實際,組織開展防災應急小演練。
雲南具備向1000萬電視預警用戶
發佈地震預警資訊能力
雲南省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彬介紹,雲南是我國地震活動最頻繁的地區之一,具有頻度高、震級大、分佈廣、災害重的特點。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由1660個臺站、1個預警中心、16個資訊發佈平臺、746套預警終端組成的預警系統,具備向1000萬電視預警用戶發佈地震預警資訊的能力,2021年6月率先在全國投入試運作。
同時,建成測震、電磁、重力、形變、流體500多個定點臺站,1100多個觀測項目的數字化地震監測臺網,全省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8級。創新建立“三級組織”“四道防線”的震情跟蹤工作責任體系,健全覆蓋到鄉鎮的“三網一員”隊伍和群測群防工作模式,不斷豐富了長中短臨漸進式預報模式內涵,較好地把握了雲南地震趨勢。
組織開展地震災害風險普查,基本摸清了全省地震災害風險底數。全面施行第五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加強重大建設工程和生命線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監管,實現超限高層、重要公共建築抗震設防審查全覆蓋。
十年全省消防救援隊伍
處置各類災害事故23.5萬起
雲南省消防救援總隊黨委書記、政治委員王星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在防範重大安全風險、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上當先鋒、打頭陣,為預防火災和減少火災危害,保護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維護公共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這十年,全省共發生火災7.4萬起,死亡868人、受傷365人,造成直接財產損失13.71億元。消防安全形勢保持穩中向好。
這十年,全省消防救援隊伍成功處置各類災害事故23.5萬起,疏散營救被困人員31.9萬人,搶救保護財產價值61.89億元,全省各級消防救援機構累計檢查社會單位293萬家,督促整改火災隱患1157.6萬餘處,實現全省連續8年未發生重大以上火災事故。省、州、縣三級先後掛牌督辦2404處重大和區域性火災隱患並全部整改銷案,火災隱患去存量、控增量的工作成效不斷顯現。
綜合應急救援能力大幅提升。新建高層、地下、道路交通、水域、山嶽、石油化工等典型災害事故專業救援隊35支,依託消防救援隊伍在省、州、縣三級建成地震災害消防救援專業力量,專門組建國家山嶽救援昆明大隊,救援力量體系日趨完善。
王星表示,面對“全災種、大應急”新要求,雲南探索建成全國首個智慧化急流模擬水域救援訓練基地,大力建設國家地震救援雲南搜救犬培訓基地,科學佈局、紮實推進山嶽救援“一中心六基地”建設,先後為全國、全省輸送超過2000名專業救援人才。(記者 李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