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防溺水:除了“堵”,還能怎麼“疏”?
央視網消息:眼下,全國大部分地區的中小學生開始放暑假了,暑期兒童安全也成為接下來的重點。這其中,防溺水又是暑期安全中的重中之重。今年,各地如何在加強青少年防溺水?在防溺水工作中,雲南文山州又為何能夠推進“一鄉鎮一泳池”?
技防:無人機巡查 AI實時識別野泳等危險行為
今年,針對重點水域的提醒防範,很多地方升級了高科技手段。
近日,在江西省共青城市珍珠湖邊,一架正在巡航的無人機發現水邊有4名青少年戲水,且旁邊沒有大人看守,無人機立即降低高度,並通過擴音器發出警示。接到無人機信號後,附近巡查的工作人員也立即趕到現場勸離。
江西共青城空地一體綜合治理項目負責人 曹福成:我們部署的3台“寶蓮燈”全自動機庫,可全天候開展無人機巡查。針對暑期安全,重點加強水域巡檢,通過AI實時識別野泳、野釣等危險行為,發現後立即喊話驅離並聯動責任單位處置。目前已完成24平方公里水域覆蓋,築牢防溺水安全網。
不僅在江西共青城,在江西新餘、山東德州,類似的防溺水智慧實時監控系統正在各地,特別是縣鄉村佈局。
新餘高新區馬洪辦事處山南村委資訊員 羅麗尊:往年全靠5個村幹部和12名志願者輪班巡查,從早到晚沿著水邊轉,一天下來每人要走2萬多步,一到暑假更是神經緊張,生怕出溺水事故。現在裝上“哨兵”系統,真是幫了大忙,我們基層防控的擔子輕了不少,村民們也更安心了。
還有的地方,在得到監護人同意後,將所在縣、鄉的中小學生面部資訊錄入防溺水智慧安防系統數據庫,一旦識別確認有學生進入水邊規定的危險區域,警報機制即刻啟動,同時也會將資訊發送至學生家長和老師的手機端。
怎樣看待技防的有效性,能否做到萬無一失?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馬亮:通過技防,特別是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可以更好地、更加精準地開展防溺水工作。這些技術能夠全天候運作,而且效率也非常高。當然我們看到這些技術優勢的同時,也要看相關部門怎麼樣協力參與、看能否及時採取相應的措施和行動,真正地讓兒童能夠遠離危險。所以,怎麼樣去把這些技術用好,包括這些技術怎麼在運用的過程之中持續更新維護,做到技術到位,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
人防:安全教育 法制化規範約束
智慧化手段為防溺水提升了防控效能,在科技手段之外,更全面的防溺水安全教育也在這個暑期持續開展。
河北省平泉市瀑河城區段岸邊,消防員化身“安全導師”,在水面展開逼真演示,從模擬落水、水面掙扎、溺水自救等方面,向師生和家長們展現溺水的全過程和救援技巧。
隨著暑期到來,各種類型的防溺水安全教育還有很多。近幾年,很多地方也把兒童防溺水作為重點工作在推進。2024年7月1日,湖南正式實施了《湖南省預防中小學生溺水若干規定》,成為全國首個以立法形式推進防溺水工作的省份。
湖南在立法規定中,針對防溺水,清晰界定了學校和家庭的責任,也明確了危險水域預防溺水的主體責任,同時規定了政府及部門的職責,並且強調在推動預防溺水工作中要齊抓共管、標本兼治。
馬亮:實際上,防兒童溺水的工作通常涉及十幾個、二十個部門,湖南通過立法的方式,去實現這種制度化、常態化的運作,特別是明確部門責任,對於進一步落實部門責任是非常關鍵的。讓我們能夠“有法必依、違法必究、執法必嚴”。
一些偏遠的地方可能面臨缺人、缺技術、缺資金等問題,怎樣更好地防兒童溺水呢?
馬亮:非常關鍵的就是我們怎麼樣自上而下地形成多層級、多主體的投入機制。也就是說我們不能指望每個村都有錢、有人去解決這個問題。更多要看省市縣各級政府能不能共同出資,去打造相應的一些技術平臺,讓基層能夠使用,這也能避免一些重復建設、分散建設帶來的資源浪費;同時也要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採取和各地比較匹配的方法,進行防溺水工作。比如有些地方可能沒有條件去建設標準化的游泳池,也可以鼓勵當地的村民作為志願者去參與這樣一些工作。其實很多偏遠地區,更多的是留守兒童出現溺水風險,怎麼樣通過鄉村振興,吸引父母返鄉就業,讓他們能夠對兒童有更多監護和照料,也避免這樣一些問題的發生。
物防:“一鄉鎮一泳池” 提早get游泳和自救技能
防範效果顯著 大部分縣市實現“零溺亡”
據介紹,雲南文山州從2023年起,開始實施“一鄉鎮一泳池”項目,採取“州級補助5萬、縣(市)自籌一點、社會資助一點”的方式,籌集項目建設資金。兩年多的時間,2827萬元的投入,共建成107座泳池,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鎮全覆蓋。
推進“一鄉鎮一泳池”項目以來,文山州溺水事故數和溺水死亡人數都大幅度下降。截至2024年,文山州的八個縣市當中,七個縣市實現了“零溺亡”。
多舉措築牢防溺水防線
雲南省文山州教育體育局體育教研員佟常福介紹,文山州將重點推進這幾方面的內容:
首先就是落實“州、縣(市)、校”的游泳池運維管理辦法,規範鄉鎮校園泳池建設與運維。
其次是完善游泳池配套設施並推進相關項目點的改造升級。
三是強化校園游泳教練員培訓,規範游泳教學。
四是常態化開展青少年游泳賽事,保障泳池高效運營、築牢防溺水防線,同時發掘游泳體育後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