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4日下午,由鳳凰網社會設計實踐中心發起、青年頻道承載的社會設計周在中國傳媒大學國家廣告博物館舉行啟動儀式。啟動儀式上,包括主辦方鳳凰網,創新機構5% Design Action、造點,學術機構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中央美術學院,公益機構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守護童年項目辦、幸福家庭公益中心,以及聯合國協調員辦公室、鳳凰網原生行銷研究院、科技企業巨頭等在內的各方代表,分別從媒體、創新、品牌、傳播、科技、設計、心理學等角度縱論社會設計,就社會設計的過去、現狀、未來展開精準研判,共同探究創意引導、傳播助推、研發對接、落地運作的社會設計新路徑,促使其不僅在理念上深入人心,更在實踐中切實推動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社會設計周以合(unity)為主題展開一系列行動。一則,取其合而為一、知行合一、志同道合的美好意象,向各創新機構張開雙臂;另一則,因其音同“和”,也道出了社會設計周的美好願景——以技術與創意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我們希望通過社會設計周這一平臺,調動各界參與社會設計的積極性,為守護綠水青山、中華人文而盡心竭力。
破冰啟航對話社會
鳳凰網副總裁兼總編輯鄒明在開場致辭中首先向與會嘉賓對社會設計周籌備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援表示感謝,並簡要介紹了鳳凰網從推動酒駕入刑、醫患互諒、校車安全標準出臺,再到推出承諾膠帶、勇敢娃娃等一系列頗具影響力的舉措。他表示,鳳凰網利用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優勢,從品牌、企業、公益組織、媒體人等多維度,在發現問題、敦促問題解決的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而增強大眾信心、推動社會進步是鳳凰網與生俱來的責任,也是從事商業向善的初心。他也期待與大家一道,共同對話年輕人,為社會設計周注入新鮮活力,幫助社會設計在中國的破冰之旅邁出最重要的一步。
紮根優勢領域助推可持續發展
隨後,在學術、創意、創新領域頗具影響力的四位專家結合自身所處領域,和社會設計的現狀和未來趨勢進行主題分享。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應用發展部主任張莉以“從心理學看社會設計”為主題,從心理學角度,以人是社會性動物這一前提入手,剖析社會設計的必要之處。她提出,那些看起來越是自然的東西,越是需要人工反覆打磨。因此,包括言論、行為等一系列社會元素,均需要精心設計,人心需要被引領,這也就是社會設計的意義所在。同時,她表示,社會設計周,包括更早之前的承諾膠帶、勇敢娃娃等一系列項目,奠定了鳳凰網引領者、踐行者的地位,為人們創造出理解社會、改善社會的創意空間。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臺創始人楊振甫以“溫柔的力量——一股席捲全球的社會設計力”為主題進行分享,他以團隊推廣乳腺癌篩查的行動——“午後的奶察”為例,提出整合專業人士的業餘時間、精力,幫助女性群體實現便捷的疾病篩查的方案。“午後的奶察”,將癌症的篩查變得如喝下午茶般容易;另一個以“溫柔的力量”為核心概念的社會設計案例,橫跨新北、上海、香港三座城市,致力於幫助女性在職場共創友善環境。此外,他還表達了對鳳凰網深刻影響力的認同,以及與社會設計周展開廣泛合作的意願。5% Design Action的一系列案例,獲得在場嘉賓的一致認可,也提供了一種社會設計新思路。
造點發起人程致遠以“改造者聯盟——社會設計的跨界協作”主題進行分享,他引用名家觀點,倡議如果要解決類似氣候變暖等社會難題,需要現在就建立一種互相理解、共同討論,併為之行動的方式。同時,他從聰明的房間、司南Lab等案例入手,提出社會設計需要跨學科協同、跨主題協同,需要協調不同主體的參與動機,建立高效協作的機制。此外,他還與現場嘉賓分享了與永輝超市、中國慈善聯合會、北京師範大學、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雀巢、地瓜社區、窮遊等打造的一系列社會設計案例,提供了社會設計的個性化解決方案,在直面回應社會問題的同時,也給企業帶來了可觀的商業價值。他也期待與大家一道,共同參與到鳳凰網社會設計周平臺中,為社會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心力。
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跨領域創新設計教師程書馨以“跨越邊界”為主題進行分享,她以親身經歷表明,社會設計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和同理心,結合設計、科技、心理、文化等跨領域方面進行綜合研究,才能真正為社會創造價值。她以在英國幫助人們拓展資訊獲取渠道的觸覺語言系統與在非洲沙漠中種植農作物科技創新項目等為例,分享了在央美開設跨領域創新設計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經歷,介紹了學生們在跨領域創新設計方法論影響下針對不同群體的社會創新案例,解讀社會設計對社會各群體的重要的現實意義。她表示,善於觀察生活、提出問題與科學地解決問題同樣重要;滿足需求、創造需求、開啟未來,才能創造積極的社會價值。
聚焦社會設計合力創想未來
在圓桌互動環節,鳳凰網原生行銷研究院副秘書長、社會設計實踐中心負責人、社會設計周發起人張倩,對話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生導師、北京大學CCM新媒體研究中心研究員、鳳凰網首席策略顧問沈虹,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學生代表袁倩欣,幸福家庭公益中心副理事長、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守護童年項目辦主任白亞琴,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認知神經科學博士王利剛,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交通工具設計專業主任王選政等五位嘉賓。他們從各自的專業背景出發,闡述對社會設計的認知和期許,表達了借助社會設計周平臺,共創社會價值的願望。
沈虹表示,此前,大家對社會設計的理解偏重設計,而現在偏重社會需求。在社會設計中,品牌也可參與其中,可結合社會需求,借助各方力量,注重協同、交叉賦能,進而也成為社會設計的一員,創造更大的價值。從承諾膠帶等一系列廣受好評的案例也能看出,鳳凰網作為媒體的影響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袁倩欣認為,社會設計並不只關乎美學,更在於和真實的人交互,與他們發生真實的接觸。她以個人專業背景出發,以垃圾分類、流動兒童心理建設等案例說明,社會設計項目進行中,離不開社會設計周這樣連結各方資源平臺的協助。
白亞琴從自己22年來參與公益事業的經歷出發,表達了對鳳凰網社會設計周給予婦女兒童、特殊人群、各類特殊家庭等社會群體巨大幫助的殷切期待。她指出,鳳凰網推出的社會設計產品——勇敢娃娃,以其直觀性、趣味性,成為兒童保護事業中的典範之作。她也希望,通過社會設計周,獲取更多有創新、有創意的解決方案,針對性解決更多實際問題。
王利剛就科技扶貧議題發表見解,他認為,扶貧先扶智,社會設計周關注兒童青少年身心發展,幫助孩子開啟睿智人生,未來定能為國家扶貧事業貢獻力量。他從實際情況入手,解讀“時間窮人”導致的一系列問題,並提出打破貧困的代際傳遞等一系列設想。同時,他也希望有更多年輕人加入科技扶貧事業,用創意幫助解決現實問題。
王選政頗具哲理的觀點——“我們以什麼樣的語境看待社會,我們就會以什麼樣的方法為社會奉獻設計、奉獻解決方案。”引發在場觀眾的思考。他以具體項目為例,提出以共同語速、共同語境對話社區,解決社區固有難題的新思路。他同時提到,社會設計在國內普及的時間不長,但它對於正處於轉型中的中國社會有著異常重要的意義。
張倩在總結中對各位專家的深刻見地表達了欽佩和感謝,她提到,社會設計周凝聚各方之力,打造了一個致力於推動創新、創意落地運作的高效協作平臺。
助力創新創意成就普羅大眾
在各方代表的專業解讀過後,鳳凰網全國行銷中心總經理郝煒圍繞社會設計周的緣起、發展,及未來,向與會嘉賓及20萬線上觀眾做簡要分享。
他表示,社會設計周的特點在於,通過鳳凰網對海量用戶的影響,傳遞社會設計理念,從而喚醒其共同解決各類社會議題的意識;同時,社會設計周圍繞評選展開,卻不局限于評選,通過發動廣大創新機構的力量,為社會設計周提供創意引導、運營資源、傳播支援等服務,力主將優秀案例帶出雛形、配合各級政府、組織等相關機構的需求落地運作,使社會大眾從中受益。此外,通過社會設計周,鳳凰網還將更多的優秀理論和研究成果應用到生活實際中來。
郝煒在演講中重點介紹了社會設計周的落地規劃,從2018年5月至11月,分別涉及線上人物專題、作品徵集及評選,線下校園宣講、快閃試驗店、展覽展示、現場沙龍、互動廣場、頒獎典禮等一系列具體安排。同時,他還揭曉了廣泛徵集各方意見後確定的女性、兒童青少年、職場、老齡化、社區、生態環境等六大議題,和社會議題類、品牌服務類兩大需求方向,及意識倡議、產品服務兩大作品類別。此外,郝煒還于現場公佈了由眾多業界頂級專家組成的顧問評審團,及社會設計周官方網站(http://young.ifeng.com/zhuanti/special/sdw/),引發強烈關注。
在分享環節末尾,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宋協偉專程趕到,向現場觀眾致意。他在簡短的致辭中一再強調,文化傳統對社會設計、大國發展的意義非常重大;一場活動帶來的改變可能有限,但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在過去四年開展教學改革,打破傳統專業的壁壘,強調學生們關注社會議題,並在今年的小組畢業創作中以聯合國的十七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為研究目標,鼓勵學生們為現實社會創造價值。
精彩初現未來可期
在與會嘉賓的掌聲中,由鄒明領銜,十一位嘉賓共同以拼圖的形式啟動社會設計周,並各自表達了對社會設計周的美好祝願和殷切期待。
除各方專家精彩紛呈的觀點之外,現場還展出了鳳凰網、中央美術學院、生米組成、5% Design Action、獨立音樂人陳鴻宇的音樂工作室眾樂記等數家機構推薦的優秀作品、案例,也讓出席活動的觀眾大飽眼福。
伴隨鳳凰網知名主持人尤志東的深情告白,鳳凰網2018年社會設計周啟動儀式的相關議程在大家的意猶未盡中落幕。然而,這只是社會設計周的開始,隨後社會設計周還將深入校園、全國知名地標、商業中心,及海外多地,邀請更多新生代力量參與到活動中來,並將於11月集中展出。期待大家的持續關注,共同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凝心助力。
取更多有趣又有料的內容,歡迎下載鳳凰新聞客戶端,訂閱“青年”;歡迎掃描二維碼關注官方微信公眾平臺:鳳凰網YOUNG(ID:ifeng_young)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