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0月28日電(記者吳宇)在28日此間舉行的第六屆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力論壇(簡稱競爭力論壇)上,工業和資訊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張莉說,《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實施半年已初見成效,紡織工業投資扭轉負增長、內需增長以及產業轉移加快成為最大亮點。據工業和資訊化部統計,1-9月,全國紡織工業完成投資1882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增長6.6%,雖然仍遠低於整個工業投資平均增長水準,但扭轉了去年底今年初投資負增長的局面,紡織工業同期實現的增加值同比增長了8.4%。
1-9月,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1216億美元,雖然同比仍下降11.8%,但與今年前兩個月35%的降幅相比,已大大收窄。相比起來,前三個季度,國內衣著類消費增長了21%,紡織產品內銷比例從2008年底的77%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80%,多年來紡織產品對國際市場依存度較高的局面有所改觀,依靠消費拉動的行業健康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1-8月,紡織工業實現利潤737億元,同比增長12.7%,增幅也在逐月提高。
張莉強調,《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開篇明確了紡織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也是國際競爭優勢明顯的產業,在繁榮市場、擴大出口、吸納就業、增加農民收入、促進城鎮化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這一定位對於統一各界認識,鞏固和增強紡織工業對就業和惠農的支撐地位,重振產業發展信心意義重大,企業發展環境得到改善。
由於《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遠近結合、有的放矢,推動了紡織工業結構調整步伐。今年1-7月,以浙江為代表的東部5省市,紡織工業固定資產投資下降了6%,而湖北、河南等中部5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了21%,產業轉移步伐明顯加快。
張莉認為,雖然國內經濟企穩回升態勢基本明朗,但還不穩固,紡織工業仍面臨著四方面嚴峻形勢:一是出口下滑仍是制約紡織工業增長的最大因素;二是內銷增長空間有限,出口轉內銷困難較大;三是原料供應及價格存在不確定性;四是一些低水準重復建設,將加劇產能過剩矛盾。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