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速掀起春耕熱潮 努力爭取夏糧豐收
——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當前春耕生產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
清明已過,穀雨將至,正是春耕大忙時節。當前春耕生產面臨怎樣的困難和複雜的形勢?需要採取哪些有針對性的措施?今年全國夏糧生產前景如何?日前,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就這些春耕生產的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的專訪。
“北方低溫,西南大旱”——今年春耕生產困難和複雜形勢務必引起高度重視
記者:人們常說,農業生產是隨著時令變化的“四季歌”。但今年的春耕生產與往年相比,出現新的情況,面臨著困難和複雜的形勢。我們該如何看待?
韓長賦:今年的春耕生產形勢困難和複雜,主要是氣候異常,西南地區旱情百年少見,北方地區低溫多年少有,對春季農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威脅。
西南地區的特大旱災,不但使夏糧遭受重大損失,而且不少地方大春作物因為沒有水而無法播種。
低溫是影響夏糧生產最突出的災害。東北、西北因為降雪降溫,影響了春耕進度。比如,目前黑龍江積雪深度10釐米以上的耕地還有5000多萬畝,4月上旬難以完全化凍,春耕播種期推遲。能不能保證播種品質、播種面積,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去冬今春“冬來早、春來遲”,入冬提前了20天左右,大地回春比常年晚了10天左右。這相當於拖了一個月,換言之冬小麥少長了一個月。這也加大了秋天霜凍災害威脅程度。東北地區有句農諺:“春盼雨、夏盼幹,秋天盼個自老山。”——“自老山”就是指莊稼自然完全成熟。大體上每年9月23日秋分前後如果早霜還沒來的話,一般莊稼就會“自老山”。這幾年東北早霜要到10月1日以後才來。以吉林省為例,早霜晚來一天,產量每天就能增加1億斤。可是今年北方播期推遲了,如果早霜不但不晚來還早來,就會導致玉米含水量高,千粒重輕,粳稻成熟度不夠,稻米米質低。
在冬小麥的主產區黃淮海地區,由於多年少有的低溫,造成每棵冬前小麥少1片葉、少1個蘗、少1條根,苗情差于常年,有的地方甚至是幾十年來最差苗情。一位河北小麥專家說,他種了一輩子小麥也沒有見過今年這樣的氣候,河北的麥苗是近30年來最差的。
我國已經實現了糧食連續6年增產。越是連續多年豐收,氣候條件不利導致減產的幾率就越大。今年春耕生產面臨的困難,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記者:抓好春耕生產,對於農業生產和國民經濟全局有什麼重要意義?
韓長賦:今年是經濟發展形勢極為複雜的一年。“糧價穩、百價穩”,農業好、春耕好,對於繼續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管理好通脹預期,意義重大。最近,溫家寶總理在雲南考察抗旱工作時指出,今年農業的狀況,在一定程度上對國家發展的全局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必須千方百計保證今年農業有一個好收成。國務院還召開專門會議,進一步安排部署抗旱救災抗低溫和春季農業生產工作。
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緊急動員,精心組織,做到各項工作不懈怠、各項措施不放鬆,迅速掀起春耕生產熱潮,為全年農業平穩較快發展爭取主動,為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支撐。
“分類指導,搶前抓早”——三大糧食產區春耕要採取有針對性措施
記者:氣候條件不同了,抓春耕生產的思路是不是也要有所調整?
韓長賦:北方低溫、西南地區大旱,要求對春耕生產的指導必須有新的調整。總的來說是八個字“分類指導,搶前抓早”。“分類指導”,就是針對不同區域、不同氣候條件採取不同的對策。比如,以前連續23年暖冬,華北和黃淮海地區每年都是入冬晚、開春早,小麥旺長,這些年一直是控旺——不讓麥子長得太旺。今年就不能這麼幹了,要及時調整成“促壯”。“搶前抓早”,就是要早準備、早行動。西南地區不能消極等雨,夏糧產區不能消極等苗,北方地區不能消極等地。
目前,春耕生產已經從南到北全面展開。“清明忙種麥,穀雨忙大田”。4月15日前後是秋糧春播最高潮、最關鍵、最緊要的時期。東北地區農民講,“不種五月田,不栽六月秧”。力爭5月份之前要把種子播下去,春播雖然推遲了但播種結束的時間沒有推遲,等於把天老爺耽誤的時間又奪回來了。在冬小麥主產區,眼下正是產量形成的關鍵時期。每一環節都對小麥產量的形成具有決定性的作用,要一招不讓,一天不誤。
在關鍵時期,決不能動作遲緩、無所作為、按部就班、常年依舊。領導要到位,幹部要下去,科技要進村,“搶農時、抓春管、奪豐收”,一環緊扣一環地抓好春耕生產。立春前,農業部就召開了全國春季田間管理視頻會議。春節前,我們派出多個工作組、專家組赴夏糧主產區。春節後一上班,農業部又下發了關於加強小麥、油菜春季田間管理的緊急通知,並再次派出8個工作組。最近,又派出17個督導組,分赴21個夏季糧油主產省和春季農業生產大省,準備一直堅持到春耕生產結束。
記者:您剛才講到,東北、西北的問題主要是氣溫低導致春播推遲,有什麼樣的應對措施?
韓長賦:北方春播要突出一個“搶”字、立足一個“保”字,搶季節、保面積。以往半個月幹完的活,今年要在7到10天干完。這就要充分發揮農業機械作用。往年都是在糧食收穫的時候有跨區機收,今年農機部門已經在組織跨區播種。哪個地區春暖、雪融、地幹了,機器可以下地了,馬上就開始播種。
另外,既要根據積溫、氣候等條件,科學確定主推品種;又要根據播期推遲的實際,指導農民選用適期或偏早熟品種,秋霜春防。無法適期播種春小麥的地區,動員農民及時改種大豆等作物。
記者:在黃淮海和華北冬小麥主產區如何採取措施促進麥苗生長?
韓長賦:黃淮海和華北冬小麥主產區要圍繞促弱轉壯,立足一個“早”字,突出一個“促”字。要科學用好肥水,比往年要多澆一遍水、多施一遍肥,鋤草增溫。一棵小麥一般來說會分三到五個蘗。這些蘗不會都出穗,一般出兩三個穗,一畝標準麥田會有60萬個以上的蘗,平均水準大概在45萬穗左右。今年冬小麥分蘗少,成穗幾率就小。要通過後期管理成大穗,增加千粒重,兩穗頂三穗。即使蘗少、穗少一點,但產量還可以保證。
記者:西南地區旱情還沒有根本緩解,這些地方也正進入春播的高峰期。大春作物播不下去怎麼辦?
韓長賦:西南地區要做到“萬事俱備、只等下雨”。但不能消極等雨,要把苗育好、秧育好、地整好。一旦有雨,就要抓住有利時機,搶墑造墑播種,擴大春播種植面積。同時還要做另一手準備,一旦雨不來,就要及時水改旱。還要大力發展間套種,提高復種指數,努力做到“小春損失大春補”。
“攻堅克難,目標不變”——千方百計實現全年1萬億斤糧食生產目標
記者:今年農業部把糧食生產目標定在了1萬億斤以上。面對如此複雜嚴峻的局面,還能實現這一目標嗎?
韓長賦:一句話8個字:“攻堅克難,目標不變”。天老爺就給了這個條件,我們需要堅定信心,更加努力,千方百計實現這個目標。我也希望後期天氣能好一點,天幫忙也很重要。
當然,今年春耕生產也有不少有利條件。在今年已有的增加對農民補貼,提高主要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等惠農政策基礎上,針對春耕生產面臨的困難,國家有關部門還在進一步研究新的措施,鼓勵農民多種糧、地方抓糧食,給困難中的農民和春耕生產再加一把勁。另外,低溫雖然造成麥苗弱,但墑情好,我們可以興利除害。
我認為,只要思想上高度重視,組織上高效有力,措施上針對得法,把工作做到家、管理做到位,打好春耕生產這一仗,就能爭取夏糧有個好收成。如果後期沒有重大自然災害,今年努力爭取糧食總產1萬億斤以上還是有希望的。
我們要咬定青山不放鬆,克服嚴重自然災害影響,努力爭取好收成,為國民經濟發展全局做出新的貢獻。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