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不實報道,今後我們要零容忍,第一時間給予澄清”,國家發改委6月7日在其官方網站表示。從上週五至7日,國家發改委四天三次辟謠,加強了對輿論的監測力度。專家表示,作為價格主管部門,發改委此舉顯示其面臨通脹預期壓力下,管理好通脹預期的決心。
否認“武漢奶粉全線漲價10%”
7日,國家發改委表示,6月4日某媒體報道的“武漢市場奶粉全線漲價10%”為不實報道。
發改委有關負責人稱,通過責成湖北省物價局對報道進行的調查核實發現,該報提及的武商量販店、中百倉儲、家樂福三家大型連鎖超市,共有在售奶粉品牌41個 (品種898個),其中國產品牌28個,進口品牌13個。從5月1日到6月5日,只有六個品牌(雅培、澳優、飛鶴、伊利、媽喃、金冠)42個品種奶粉調整價格,上漲品牌佔品牌總數的14.6%,上漲品種佔品種總數的4.7%。其中,雅培品牌奶粉價格漲幅為5.54%。而市場份額較大的惠氏、多美滋、美讚臣價格均保持穩定。
上述人士表示,事實上,儘管部分品牌價格出現上漲,但超市銷售正常,消費者反映平靜,尚未出現哄搶、囤積和缺貨斷檔現象。
6月4日,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還對6月2日見報的某財經媒體報道的一篇文章給予辟謠,稱地方物價部門對水價成本公開試點持反對意見的報道並不屬實,國家和地方各級價格主管部門在此問題上“認識完全一致”。並稱儘管個別月份CPI可能突破3%,但實現全年CPI漲幅3%左右的目標是有基礎的。同日,某媒體引用國家資訊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高輝清預計“下半年通脹壓力巨大,預計CPI漲幅在7%左右”的觀點,也被發改委認為沒有事實根據。
堅守CPI3%底線難度加大
四天辟謠三次,這不由讓人聯想起此前不久發改委高調回應“三年不會擴徵房產稅的傳聞”事件。
管理通脹預期難道從管理輿論開始?7日,有網友這樣發問。
“近期辟謠的三個稿件確實都屬於不屬實的報道”,發改委一人士昨天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並未加大對媒體的管控力度,只是現在採取了“零容忍”的態度,“對於可能誤導社會預期,引發群眾搶購,影響市場價格穩定的不實報道、惡意炒作,一旦發現立即回應,予以澄清”。
據悉,發改委價格司設專人負責收集資訊工作,其中對媒體報道的監測是每日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
今年的中央工作會議曾首次將“管理通脹預期”作為工作的重點,上述發改委人士承認,當前我國管理通脹預期的任務很重。而今年4月份,CPI上漲2.8%,創18個月新高。4月份的CPI數據已接近年度目標,而近期大蒜、綠豆等農產品(16.37,0.59,3.74%)價格的不穩更是加劇了人們的通脹預期。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劉元春表示,農產品價格對CPI的衝擊性有限,且短期波動的菜價對經濟的影響沒有滯後性,但一些專家在媒體上過度對此進行了擴大。
他認為,經濟回升向好過程中會帶來一定通脹,但隨著國家近期貨幣政策、房產調控新政和投資新政的出臺,通脹預期已經得到緩解。而被媒體渲染的水價改革會帶來很大通脹預期,但實際情況是,企業對於水價上漲的消化能力在提高。
“根據我們預測,8月份CPI可能會破4%,但全年不會高出目標很多”,另一位不願具名的專家謹慎地說。他表示,作為價格主管部門,發改委感覺到壓力較大,遂放大了媒體的宣傳作用。
上述專家表示,發改委採取臨時價格干預等手段打擊炒作農產品,更多是對公眾表態,對媒體報道的辟謠也是一種與公眾加強溝通的手段,以增強公眾對物價穩定的信心。“其實,即使突破3%也未嘗不可,在當前結構調整的過程中,價格釋放調整的週期難以判斷,適當通脹未嘗不可,不必緊盯年初既定的目標。” (每日經濟新聞 宛霞)
[責任編輯:孫金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