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在黃河三江源區調研了解到,經過連續多年的綜合治理,目前青海省三江源區水土流失加劇的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局部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
近年來,由於全球變暖和人類活動日趨頻繁等因素,青海省水土流失狀況不斷加劇。最新調查結果顯示,三江源地區水土流失面積為95032.68平方千米。水土流失類型主要為水力侵蝕和凍融侵蝕。
據青海省水土保持局局長張艷得介紹,2005年,政府規劃投資75億元,啟動了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工程,項目實施區主要在青海省玉樹、黃南、果洛3個藏族自治州為主體的青海南部高原。根據這個總體規劃,三江源的水土保持工程投資15000萬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積500平方千米。目前,三江源地區通過植樹造林、封育、修建石谷坊等措施,已實施了3條小流域綜合治理項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積75.2平方千米。
記者在三江源緩衝區海南州二塔拉核心區看到,已封育3年的草場,在今年降水相對充足的情況下,草已長出一尺多高。
張艷得告訴記者,經過對項目區防治效果的監測,牧草平均高度增加10-30釐米,植被覆蓋度提高70%-80%,牧草畝均產量達到270.68公斤,比實施前草地增產70%以上,草場覆蓋度達75%以上,中輕度退化草地裸露地基本消失,大部分草地達到優良牧草的標準。
張艷得說,雖然目前水土流失治理成效顯著,但是人為造成水土流失發展的趨勢尚未得到有效遏制,單位面積治理費用較低、標準不高,形不成綜合防護體系等問題依然使三江源地區水土流失治理任重道遠。(記者梁愛平)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