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培育社會心態首入五年規劃 民生保障從物質到精神

2011年06月03日 22:04:51  來源:半月談
字號:    

“枕頭大戰”成為一種流行全球的緩解工作和生活壓力的方式

  “弘揚科學精神,加強人文關懷,注重心理輔導,培育奮發進取、理性平和、開放包容的社會心態。”“十二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培育和引導社會心態。“把培育社會心態寫進五年規劃,這還是首次。這說明瞭黨中央、國務院對社會心態問題的高度重視,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複雜性的清醒認識。”全國兩會期間,民進小組討論會場上,全國政協常委陳自力這樣說。 (《半月談》2011年第6期)

  直面社會心態現實

  社會心態,是指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心理特徵和心理傾向。改革開放前,由於中國經濟成分的單一性以及就業方式、利益分配格局的相對穩定性,社會成員的心理壓力相對較小。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利益的日益多元化,造成部分社會成員心理壓力增大,產生不良心態。

  社會心態問題早已引起黨中央高度重視。2006年10月,《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要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

  “當前,社會心態的一些方面已出現了失衡的傾向。在這種形勢下,培育健康的社會心態、維護社會的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國政協委員、湖北省武漢市政協原主席葉金生說。

  目前,中國處於大有可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既是黃金髮展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玉芳介紹,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表明,雖然社會心態的主流是健康的,但也存在不少問題。

  利益訴求渠道不暢易惡化社會心態。全國政協委員、華東師範大學教授葉建農表示,現在社會不同階層之間溝通不夠,經過心理的“哈哈鏡”,造成誤解和偏見,導致社會矛盾加劇,有時甚至引發惡性事件。重視社會心態是以人為本的重要體現。

  社會心態的普遍狀況在一些程度上反映出社會發展的總體水準,社會心態的偏差也折射出發展理念上存在的誤區,反映出社會公共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專家表示,“十二五”期間社會心態建設目標的確立,不僅為修正偏差找到了參照標準和方法手段,還意味著在利益分配、公共管理、司法行政等多個領域,作出更有利於保障社會公平的重大調整。

  重視社會心態是科學發展觀以人為本原則的重要體現,是實現發展為民的現實途徑,通過實現社會心態的構建與舒解社會個體生存壓力目標的一體化,保證社會個體更有安全感、更有幸福感,對社會更有認同感。一些專家認為,重視社會心態其實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體現,只不過是將保障的領域從物質和文化的層面,延伸到了精神的層面,進一步深化了對民生內涵的認識。

  一個成熟、文明的民族,應該有建設性的心態。全國政協常委、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說,要培育積極健康的社會心態,應重拾中華民族平和、包容的優良傳統。

  李君如認為,中國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是因為改革開放後的中國人對內調動了一切積極因素,對外與世界和平相處。“今後的發展,不能把對內對外這兩個優勢丟掉”。

  培育積極社會心態,化解社會矛盾

  “一個國家光有GDP不行,一個有希望的國家的公民要有激情,有理性,互相包容。”陳自力說,要培育良好的社會心態,必須把解決思想問題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加快解決突出的矛盾和問題,比如就業、收入分配、社會保障等。另一方面,要在精神上加強對社會成員的心理疏導和引導,把個人價值取向和國家發展需要結合起來。

  他認為,應該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社會機構的作用,拓寬社情民意表達渠道,推行領導幹部接待群眾制度,完善黨政領導幹部和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聯繫群眾制度,把群眾利益訴求納入制度化、規範化、法制化的軌道,綜合運用法律、政策、經濟、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協商、疏導等辦法,把矛盾化解在基層、解決在萌芽狀態。

  楊玉芳建議,政府應當監測民眾心態,及時掌握社會心態的波動規律,作為宏觀決策的依據,並且建立科學有效的監測預警系統。

  全國兩會期間,一些代表、委員指出,避免和消除消極的社會心態,關鍵還是靠深化改革,在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動態過程中實現社會的穩定。同時要堅定不移地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尊重群眾意願,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

  從政府層面而言,葉建農委員表示,構建一個順暢的社會溝通機制,讓不同群體可以平等地進行利益博弈,乃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平和的心態,來自平等的機會。(記者 李斌 熊爭艷 羅宇凡)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