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資訊公開的背後——中國編織核安全與健康資訊網

2011年06月03日 22:04:5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圖表:我國東南沿海部分地區監測到極微量放射性物質 新華社發

  “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權威發佈:我國黑龍江省東北部空氣中繼續檢測到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水準較昨日沒有明顯變化,其對當地公眾產生的劑量小于天然本底輻射劑量的十萬分之一。”

  “綜合世界氣象組織和國際原子能機構北京區域環境緊急響應中心、國家海洋局、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監測分析認為,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未對我國環境及境內公眾健康產生影響。”

  ……

  一張公開、透明的核安全與人民健康資訊網

  連日來,各相關部委和各地協同合作,編織起一張公開、透明的核安全與人民健康資訊網。這些權威資訊是如何產生的?新華社記者深入採訪,探索資訊公開背後的故事。

  日本福島核電站一號機組發生核事故後,設在國家國防科工局的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辦公室立即啟動國家核應急協調機制、召開國家核事故應急協調委員會聯絡員組會議,通報情況,部署工作。國家核事故應急響應中心進入戒備狀態,24小時專人值守,接受、分發國際原子能機構通報及有關資訊。相關部門立即啟動全方位環境核輻射監測、核設施安全檢查,實時公佈核輻射監測結果。

  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每天發佈全國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空氣吸收劑量率、我國核電站周圍環境空氣吸收劑量率情況。

  3月28日9時,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繼續發佈全國省會城市和部分地級市輻射環境自動檢測站實時連續空氣吸收劑量率監測值。

  記者從環保部了解到,繼26日在黑龍江東北部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檢測到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後,27日,環保部在黑龍江省撫遠縣、饒河縣、虎林縣、東寧縣4個監測點的氣溶膠樣品中繼續檢測到極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

  “自3月12日起,環境保護部全面啟動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路,對這一事故進行密切跟蹤,監測結果在環境保護部網站上公佈。我們還將通過模擬軟體對大氣環流等進行計算,評估對中國的影響,及時有效做好應對工作。”環境保護部核與輻射安全中心研究員陳曉秋說。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