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發言人制度促中共黨務公開 架起與民眾溝通橋梁

2017年01月13日 10:37: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資料圖:2010年6月30日,中共中央對外宣傳辦公室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有關部門新聞發言人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中央紀委、中組部、中宣部等11個中共中央部門的新聞發言人首次集體亮相。

  今年七一前夕,北京、山東、黑龍江、上海等地的黨委新聞發言人陸續集體登臺亮相。作為中共黨務公開的一個重要窗口,黨委新聞發言人令外界非常關注。這些發言人需具備什麼本領? 又如何煉成呢?

  “首先要懂政治。”中共中央外宣辦副主任王國慶日前在一個幹部培訓班上說,黨委新聞發言人作為本級黨委的“代言人”,懂政治居五項基本素質之首。

  他表示,黨委新聞發言人必須始終站在黨和國家的立場上,維護黨和政府的形象。“因為新聞發言人不是自然人,必須按照職責去說話。”而這其中,誠實是最基本的。

  王國慶說,有些消息根據政府政策或者保密規定等,暫時不對外披露。發言人不能撒謊、不能編造假資訊發佈,更不能在發佈中摻雜個人興趣和看法,須做到“不能保證把真的都說出來,但說出來的都是真的”。

  除此之外,在他看來,發言人還需要懂政策、懂業務、懂媒體、懂表達,尤其遇到敏感問題,發言人要及時、準確、全面地第一時間發佈權威資訊。唯此,才可以用簡要、簡短、簡單的話語,以“國際通行的語言”講中國故事,也才能更好地利用網路等各種渠道,關注社情民意、捕捉熱點難點,了解群眾的利益訴求,為各級黨組織和黨務工作部門同人民群眾之間建起了一座橋梁。

  王國慶還說,在與記者相處時,發言人要摒棄“應對”觀念,認識到新聞發佈活動實質上是一種與媒體的溝通行為。

  然而,要達到上述基本素質似乎並不容易。 “久經沙場”的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新聞發言人嚴力強坦言,自己也做過記者,但事隔很多年,在眾多記者面前還有點緊張。他說,自從充當發言人的角色以後,一直在想,做新聞發言人什麼是最重要的?“我覺得不是作為發言人什麼都知道,而是在不知道的時候坦率告訴大家不知道。以後有這種情況,大家也不要笑話。”

  在多次參與發言人培訓的清華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董關鵬看來,這群剛剛“拋頭露面”的黨委新聞發言人需要認真思量的,即黨委新聞發言人如何講真話,走出不想說、不敢說、不會說的窘境。

  “培訓是個好東西”,董關鵬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

  他從2001年底就開始參與發言人的培訓工作,聽課者有官員、專家、記者等等。近十年來,他在課堂上經常與發言人們探討,該以何種方式講一個發展中的、和平的、友好的、建設性的、負責任的中國的故事,在“非典”後,大家認識到,開放好、公開好,隱瞞是罪惡,以及在奧運中學會客觀、有智慧地、無誤解地向世界說明中國。

  現在,董關鵬的教案中更多的是實戰經驗和實用技巧,比如新聞發佈桌上的“3張紙”——講話稿、口徑單、要點驗收單,比如與媒體溝通技巧等等。在黨委新聞發言人培訓中,除了策略,最基本內容是講政治、講真話。

  董關鵬表示,幾年培訓過來,發現許多發言人在發佈會上看人多了,看天花板少了;發佈詞變短了,留記者提問的時間變長了;結合情景的答記者問增多了,他們也越來越懂得使用記者們慣用的“倒金字塔式”表述方式。

  對於這些變化,王國慶表示,中國的政府新聞發佈制度在“非典”後經歷了跨越式發展,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如今也逐漸推開。但整體來看,中國的新聞發佈工作尚處“初級階段”,尤其在全媒體時代,新聞發言人面對的既有熟悉的工作,又有全新的任務。

  他說,在一個社會管理格局已經發生變化的時代,在一個“人人都是通訊社”的時代,紅頭文件的重要性日益淡化,“一紙文件、一篇通稿”的資訊傳遞方式早已過時,這些對黨務資訊公開提出更高的要求。發言人的能力水準直接關係到黨的執政能力和水準,發言人要把黨務和相關資訊及時、充分、全面、深入地傳遞給媒體和公眾,必然有利於推進黨務公開、提高黨的執政效率和水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要聞 時政新聞

[責任編輯:吳怡]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