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一篇報道讓太原市民張建民開始注意起路邊飯店餐桌上的食醋。“以前在外就餐覺得食醋味道淡甚至發澀,但是沒想到醋也會有這麼多問題,竟然還有黑醋作坊!”張建明說。
張建民所說的黑作坊,不久前被當地媒體曝光。這些黑作坊用工業醋酸放鹽勾兌出“食用醋”,由於價格極低所以受到不少城鄉結合部和郊區小飯店的青睞,甚至有飯店經營者聲稱用這種醋是“習以為常”。
類似“黑醋”氾濫的商家誠信缺失事件最近屢屢被媒體曝光,身邊的衣食住行產品品質問題層出不窮,讓中國消費者戰戰兢兢的躲避陷阱。近日一項網路調查則顯示,受訪的4000多人中有94%經歷過不誠信行為。
有專家稱,長期使用這類黑作坊生產的食醋會對人體血液、骨骼和中樞神經造成極大的損害。目前太原市政府從假醋的生產源頭、流通、餐飲服務等各個環節入手,在全市範圍內展開了對作坊、飯店等場所的深入調查。
“現在儘量不去飯店吃飯,在家做飯省錢更衛生安心”。在北京燃氣企業工作的張偉說,因為頻頻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讓自己不敢再吃樓下的火燒、不敢買太白的饅頭,也忌諱去小飯店。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會長王忠禹在近日召開的2011年全國企業文化年會上指出,一直以來,企業誠信導致的問題備受社會的關注。據商務部提供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每年因信用缺失導致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6000億元,其中因產品品質低劣造成各種損失達到2000億元。
一個“三聚氰胺”事件使曾經家喻戶曉的乳製品企業三鹿集團轟然倒下,幾十年來樹立的優秀品牌資源瞬間土崩瓦解;今年“3·15”晚會上揭露雙匯集團收購含有“瘦肉精”的豬肉,此事件不僅讓“雙匯”的品牌蒙塵,更給集團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損失。
而最近,達芬奇家居中價格動輒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號稱“義大利原產、實木製作”的“進口”傢具,卻被曝光是東莞生產、使用的是密度板等材料。這樣的產品通過保稅區“一日遊”後搖身一變成為昂貴的“洋貨”。
面對身邊誠信缺失漸行漸遠,不少行業意識到要挽回日漸缺失的誠信。近日,國美發出京城首個“誠信經營”倡議書;中國傢具協會針對達芬奇事件發出誠信經營倡議書……
位於太原郊區的一家大型紅棗加工企業,針對目前市場存在違規使用添加劑的現象,主動邀請市民參觀紅棗生產加工全過程:從紅棗篩選、原料消毒到加工、包裝層層把關,而添加劑更是有專人負責監督。
而在杭州著名老字號藥店“胡慶余堂”內,至今還懸挂著“戒欺”的店訓。創始人胡雪岩告誡屬下:“凡百貿易均著不得欺字,藥業關係性命,尤為萬不可欺。”正是這樣誠信至上的原則保證了產品品質,保證了企業歷經數百年依然興盛不衰。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譚克儉說,身邊誠信缺失屢屢出現,這也說明企業在市場經濟中“一切向錢看”,忽視了誠信這一企業經營的基本準則。要讓身邊誠信回歸不僅僅是政府引導和企業發出倡議,還需要完善法律法規進行約束。
也有輿論指出,要從小加大包括誠信、孝道等傳統美德教育,讓誠信等成為人們的立身之本。 (記者 魏飚 柳新勇)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