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北京政協建議“管水能力”納入領導幹部績效考核

2011年08月23日 13:47:48  來源:北京日報
字號:    

  8月9日傍晚,正值晚高峰期間,一場暴雨突襲京城。從17時起,在不到三個小時的時間內,城區平均降雨26毫米,其中,首都體育館區域降雨量達到80毫米,為全市之最。這是立秋之後首都第一場雨。而自今年汛期以來,北京已經陸續迎來多場大雨、暴雨,汛期平均降水量比近10年來的平均水準多出三成左右。

  雨水雖然會對交通帶來不便,但應對得當就能變害為利。不少政協委員建議,北京水資源極端緊缺,不能讓雨水白白流失。事實上,本市在雨水節約利用方面已經做了大量工作,僅7月24日的那場暴雨過後,本市1355處蓄水點就集雨1240萬噸。根據2009年的一項調查,本市戶均用水量不超過每月10立方米,因此,僅僅這一天的集雨量就相當於124萬戶北京家庭的月均用水量之和。由此可見,北京在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方面,大有可為。

  事實上,市政協早已將水資源保護和利用作為協商議政的重點內容之一。今年上半年,市政協專門就首都水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進行了為期半年的調研。7月22日,市政協常委會正式通過《政協北京市第十一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加強首都水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的建議案》,建議首都“量水發展”,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根據水資源狀況量力發展。

  現狀:缺水是市情,一直在節約

  由於水資源稟賦先天不足,加之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不斷增長,水資源緊缺是本市的基本市情水情。目前,本市已經成為水資源極端緊缺的世界特大城市之一。

  為此,本市一直以來大力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並努力開闢新水源。近年來,本市以年均不足21億立方米的水資源保障了36億立方米的用水需求。2010年全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水耗下降到29.4立方米,為全國平均水準的1/7。城區和郊區污水處理率分別達到95%和52%,均居全國首位。在人口年均增長50萬人的形勢下,本市總用水量由2000年的40.5億立方米減少到了2010年的35.2億立方米。

  問題:水情不樂觀,用水約束少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本市水資源狀況就不斷惡化。至上世紀末,本市平原地區地下水超採量達到40億立方米,此後經歷連續12年乾旱,超採速度又進一步加快。多位政協委員一致認為,透支水資源已經嚴重威脅到首都的生態安全。市政協城建環保委和民建市委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本市平原地區累計沉降量大於100毫米的面積,已經由1999年的不足1000平方公里擴大到目前的3000余平方公里。

  在水資源的使用上,本市一些產業的發展卻與水資源的稟賦條件不適應,增加了水資源的壓力。如,有些地區鼓勵傳統農作物改種草莓大棚,畝均灌溉水量由原來的130立方米提高到330立方米,而且水質要求也高了,原來可用再生水,現在只能用清水。此外,市民節約用水的意識也有待提高。市政協委員宗朋說,有些小區本來布設了中水管道,但一些業主裝修過程中棄之不用,“最後一公里”打通了卻沒有落實。這不但造成管道空置,也令節約用水的規劃落空。

  建議:城市發展應“唯水是從”

  市政協委員,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張彤說:“我市水資源需求的巨大缺口與區域水資源總量控制的目標形成了鮮明反差。新建項目主要關注資金、土地、能源、交通等,沒有把水作為控制要素。”委員們在7月22日通過的建議案中建議,在規劃審批環節,應明確節水、雨洪利用、再生水利用等措施,將水資源論證作為前置條件,實行一票否決制。

  委員們建議,應建立水資源與經濟社會關係評價指標體系,將其作為各部門、各區縣審視自身水資源管理水準的“尺規”,納入各級政府及其主要領導幹部績效考核內容。

  張彤等委員建議,作為特大型城市,作為國家首都,北京應建立不同的水源儲備,包括建設節水型社會戰略、南水北調中線調水工程戰略、再生水利用戰略、利用淡化海水戰略等。張彤說:“只有在水源安全戰略建成的基礎上,北京水資源安全體系才能全部建成。”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