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迄今最大的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中國散裂中子源(CSNS),20日上午在廣東省東莞市奠基建設。CSNS項目總投資16.7億元人民幣,選址于東莞市大朗鎮,由中國科學院和廣東省共同建設,預計2018年建成。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院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張曉強,教育部副部長魯昕,科技部副部長王志剛,文化部副部長趙少華等出席奠基典禮。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列入國家“十二五”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主要建設1台束流動能為80兆電子伏特的負氫離子直線加速器、1台束流動能為1600兆電子伏特的快迴圈質子同步加速器、2條束流輸運線、1個靶站、3台譜儀及相應配套設施和土建工程,建成後將成為發展中國家第一台散裂中子源,並與正在運作的美國、日本、英國散裂中子源一起,構成世界四大脈衝式散裂中子源。
中子是組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之一,不帶電、具有磁矩、穿透性強,能分辨輕元素、同位素和近鄰元素,還具有非破壞性。散裂中子源用高能質子撞擊重金屬靶,產生極為短暫的高強度的中子脈衝,為眾多學科前沿領域研究提供一種最先進、不可替代的研究工具,在資源環境、先進能源、生命科學、資訊科學、化學化工、奈米科學和材料科學等諸多領域應用極為廣泛。它就像一台“超級顯微鏡”,是探索物質微觀結構的主要手段之一,可研究DNA、蛋白質、飛機材料、結晶材料、聚合物等結構,將幫助揭開大千世界的神秘面紗。
CSNS項目建設單位為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物理研究所參與共建,建設隊伍匯聚了中國老中青三代傑出科學和技術人才,核心力量經受過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建造和重大改造工程的錘鍊。中科院高能所所長、CSNS工程經理陳和生院士介紹說,CSNS設計先進,採用大量先進技術,預留升級可能,性價比很高,經過5年多預製研究,已基本掌握主要設備工藝技術,通過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設計,建設方案和技術路線已經確定,關鍵技術得到驗證,工程建設預計6年半到達驗收指標。
中科院高能所將建東莞分部,負責CSNS的建設、運作和開放,未來將建立中國散裂中子源國家實驗室,負責該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的運作管理。CSNS還將與中國已建成的同步輻射光源和先進反應堆等設施相互配合、優勢互補,促進中國在重要前沿研究領域實現新突破,為多學科研究在國際上取得一流創新性成果提供重要的技術條件保障。
陳和生表示,CSNS項目落戶東莞,也是中國首次在華南地區建設大科學裝置,這將有利於優化大科學裝置在全國的佈局、增強科研創新能力,並對促進珠三角地區經濟轉型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責任編輯: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