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日舉行的上海市環境保護和環境建設協調推進委員會第19次會議傳出的消息顯示,上海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已連續三年達到90%以上。下一步,上海將重點強化PM2.5等複合性大氣污染防治。
PM2.5是指大氣中直徑小于或等於2.5微米的顆粒物,也稱為可吸入肺顆粒物,對空氣品質和能見度等有重要影響,如造成灰霾天氣等。
按照環保部統一部署,中國東部沿海部分城市正緊鑼密鼓地為今年6月對外公佈PM2.5數據做準備。而上海計劃成為中國公佈PM2.5數據的首批城市之一。
在上海,PM2.5的產生主要是受汽車尾氣排放、工業爐窯排放、工地粉塵和郊區秸稈焚燒等影響。10年前,上海建立第一座研究性的PM2.5監測站,2005年啟動多點、連續性的試點監測。目前全上海已有覆蓋均衡的24小時連續監測點24個,最終將形成完整的監測點30多個。
在今年的上海市人大十三屆五次會議上,上海市長韓正表示,按照國家即將頒布的新標準,上海公佈PM2.5數據後,天氣的優良率將下降10%,甚至15%,也就是說空氣品質優良率可能不到80%了,但這是真實反映,科學的結果,和民眾的直接感受非常接近。
按照2012至2014年上海第五輪“環保三年行動計劃”,將重點強化PM2.5等複合性大氣污染防治。據悉,該項防治共53個項目,主要包括完成11家電廠900多萬千瓦機組的煙氣脫硝;35萬千瓦以下燃煤火電機組全面實施高效除塵改造;推進1000多臺中小燃煤(重油)鍋爐的清潔能源替代,以及109台20噸以上燃煤鍋爐除塵達標改造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