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兩大議題
據新華社電 這次峰會是在複雜的國際背景下舉行的。從經濟上看,世界經濟復蘇雖有所改善,但其面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仍然很大。從政治形勢看,一些地區的動蕩仍在持續,影響世界安全的不穩定因素遠未消除,甚至還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
為契合當前國際政治與經濟形勢,新德里峰會將在“金磚國家致力於穩定、安全和繁榮的夥伴關係”主題下重點探討全球治理與可持續發展兩大議題。目前,金磚國家合作領域廣,合作內容務實,合作機制日趨完善,合作日益具有全球意義。
前三次會晤
據新華社電 迄今,金磚國家領導人已連續三年舉行會晤。
2009年6月16日 金磚國家領導人首次會晤在俄羅斯葉卡捷琳堡舉行。這次會晤正式啟動了金磚國家之間的合作機制。
2010年4月15日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二次會晤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亞舉行,發表《聯合聲明》。
2011年4月14日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中國海南三亞舉行,新成員南非首次參加會晤。會議以“展望未來 共用繁榮”為主題,通過了《三亞宣言》,為金磚國家進一步拓展和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新華時評
閃耀“金磚”精彩繼續
據新華社電 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四次會晤28日至29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舉行,就全球治理和可持續發展等議題展開重點討論。
“金磚”概念的誕生,既有偶然因素,又是必然的結果。肆虐全球的金融危機暴露了發達國家主導的國際經濟體系的種種弊端,金磚國家合作機制在改善全球經濟治理的迫切呼聲中形成。
近年來金磚國家的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世界發展版圖中成為名副其實“閃閃發光的金磚”。可以說,金磚國家的合作已走過初始階段,該機制“令人信服”。
全球化經濟大調整時代,金磚國家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諸多挑戰。在歐債危機余波未平、全球經濟復蘇不確定因素上升的大背景下,金磚國家受到不同程度衝擊,出現經濟放緩的跡象,同時還需應對增長模式轉變、經濟轉型、城市化和老齡化等諸多問題。另外,建立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金融新秩序已成為新興經濟體共同而迫切的訴求。
從當前看,金磚國家的經濟力量已轉化為政治影響力及其在全球事務中發揮作用的自信。當然,對金磚國家而言,改變國際舊秩序版圖尚需時日。 (李學梅)
金磚國家
“金磚國家”最初是指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2010年12月,“金磚四國”一致商定,吸收南非作為正式成員加入該合作組織。
目前,金磚國家國土面積佔世界領土面積26%,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42%左右。近年來,金磚國家經濟總體保持穩定快速增長,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引擎。金磚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約佔全球總量的20%,貿易額佔全球貿易額的15%,對全球的經濟貢獻率約50%。
金磚國家均是新興市場國家,雖國情不同、文化各異、地理位置相隔甚遠,但在許多國際和地區問題上有著相同或相似看法。目前,金磚國家開展合作已經有6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