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問
1 電價為何只漲不跌?
實際上從階梯電價徵求意見稿實施以來,不管是第一版的徵求意見稿還是修訂後的版本,除了第一檔電價不漲之外,第二檔和第三檔電價都有所上漲。因此階梯電價方案被指“變相漲價”、“只漲價不降價”,這也成為階梯電價方案被質疑的最重要方面。但是,對此問題,發改委昨日並未做出具體回應。
不過,此前在北京市階梯電價聽證會上,北京市發改委價格處工作人員謝厚玉曾承認,電價只漲不落這個問題確實存在。
他表示,在探討階梯電價方案的過程中,北京市發改委也有人曾提出過要有漲有降,比如對用電多的用戶要提價加以抑制,對用電少的用戶要降價加以獎勵,但這些都沒有具體體現到所發佈的兩份方案當中,聽證會中不少發言人都提及了這個問題,北京市發改委肯定會再認真研究,再做決定。不過目前北京市具體實施方案還未公佈,究竟是否會有所調整還不得而知。發改委相關人士此前也曾表示,階梯電價並非只有漲價,對於貧困家庭,會給予免費電量。
2 地區差距大是否不公?
在階梯電價方案中,地區差異問題是另一個被質疑的方面。在各地聽證結束後,隨著第一檔電量的陸續公佈,意見和質疑也越來越大。有網民以安徽省的方案為例,稱安徽階梯電價實施方案規定的首檔電量是120度,定量過低。該網民認為,“安徽百姓收入比北京上海低得多,而北京上海百姓收入比安徽高,他們的首檔電量卻比安徽多一倍。這是讓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對此,發改委昨日表示,該現象是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準和社會承受能力差異較大導致,未來隨著經濟發展差距會縮小,不過,發改委並未提出具體解決方案。
就此,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研究中心教授林伯強表示,第一檔電量覆蓋當地80%的居民是相對公平的方案,由於各地經濟水準不同,如果全國一盤棋定出統一標準,就失去了階梯電價的意義。但他也表示,目前有些地區差異過大,確實會對一些城市居民家庭帶來不公平。
3 各地是否該推遲實施?
此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彭森在3月28日召開的2012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說,將於今年上半年推出階梯電價。
自5月下旬以來,各地就基本完成了聽證程式。包括河南、河北、江蘇、吉林等多個省市的相關負責人曾在聽證會上公開表示擬於6月1日試行階梯電價。但事後河南、江蘇等地又表示推遲執行。截至目前並沒有地方具體實施。
有觀點認為,在多個爭議未解決的情況下,方案不宜立刻開工。也有媒體報道稱,階梯電價實施可能會推遲。昨日發改委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階梯電價的實施並沒有設具體的時間,不存在推不推遲的問題,只不過各地決策的週期有快有慢。根據國務院的要求是希望在今年上半年內推出,各省階梯電價履行聽證之後,有一個決策程式,走完程式就可以執行。
階梯電價改革歷程
2008年:研究醞釀階梯式電價
2010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居民用電實行階梯電價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2011年:在各地展開調研,併發布《關於居民生活用電實行階梯電價的指導意見》
2012年3月:發改委表示將在上半年推出居民階梯電價
2012年5月:各省份密集舉行居民階梯電價聽證會
階梯電價方案
第1檔:覆蓋80%家庭,電價不上漲
第2檔:覆蓋95%家庭,超出部分每度電價上漲5分錢
第3檔:剩下的5%的用電量最高的家庭,每度上調3毛錢 (記者鐘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