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號+競拍”能否治堵?
家住番禺的蔡慧表示,北京每個月搖2萬左右的號,中簽率目前已經接近1:50了;上海一塊小小的車牌,相當於一輛微型車;廣州每月搖5000個號,中簽比例會是多少?5000塊“小鐵皮”拍賣,價格會推到多高?
最讓市民擔心的是,“搖號+競拍”能不能治堵?
記者查看相關統計數據,目前廣州每人平均擁有道路面積約12平方米,與全國其他城市平均水準大致持平;而廣州每百戶擁有汽車僅26輛,相當於廣東省平均水準甚至略低。但為什麼廣州顯得非常“堵”呢?有專家認為,廣州交通堵塞與廣州交通資源配置不平衡、路網不銜接、交通管理落後有關。這些問題不解決,靠實行“限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廣州交通擁堵的問題。
影響“珠三角一體化”嗎?
本次廣州頒布的徵詢意見稿表示,計程車、專用校車、公共交通車輛、符合國家新能源汽車目錄的新能源中小客車等,可以直接申請取得中小客車增量配置指標,舊車換新車不需競拍和搖號,不過廣州宣佈將對外地車進行一定範圍內的限行,這是為了避免廣州購車外地上牌的行為,確保限牌令取得實效。
“外地車限行”舉措一齣,立刻堵塞了很多人買車“外地上牌廣州使用”的想法,但同時也引起了珠三角其他城市居民的擔憂。
已經和廣州實現“同城化”及“年票互認”的佛山,有市民就表示,都是買年票,憑什麼廣州車來佛山可以暢通無阻,佛山車去廣州就要限行?
原計劃6月30日執行的“珠三角車輛通行費年票互認互通”不得不暫緩執行。對此有專家表示,5年來“珠三角一體化”工作取得了巨大進展,但如果由廣州的“限牌令”引來“外地車限行令”,“珠三角一體化”如何與廣州“限牌令”磨合就成了難題。
也有人表示,廣州市是廣東省的省會,一旦廣州大規模限行外地車,那全省各地往來于省會城市之間公務、經商的“外地車”該怎麼辦,這與省會城市的身份與地位不相適應。(李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