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頂層設計,一邊積極實踐。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3年來足跡遍佈各大洲。在處理同外部世界關係中所展現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將傳承與超越、戰略與策略、歷史與現實、中國與世界有機統一,開局佈局縱橫捭闔。(1月5日 人民日報)
2014年9月28日,《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以多種語言文字出版發行,僅僅幾個月發行量就突破300萬冊,並在國內外引起熱烈反響。《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集中展示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其中的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深刻地向全世界闡述了中國道路、中國責任、中國自信。而3年來的實踐也充分證明,習近平治國理念和執政方略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的新飛躍,是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基本行動指南。
中國道路層面,習近平主席堅定地給出了中國走什麼樣道路的答案: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凝聚著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和建國60多年的持續探索,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長期以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各種版本的“中國威脅論”也不絕於耳,習近平主席直面回應:“國雖大,好戰必亡”“我們絕不走‘國強必霸’的道路,但我們再也不能重復堅船利炮下被奴役被殖民的歷史悲劇。”這正如2014年3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中法建交50週年紀念大會上所說:“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中國道路源自我們對歷史的總結與反思,源自我們傳承了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源於中國是世界上鄰國最多的國家,源於中國人民曾在近代飽受戰爭的摧殘,這些文化、歷史、國情、地緣因素,都決定了中國必須要走睦鄰友好、親誠惠容、合作共贏的道路。
中國責任層面,習近平主席同樣有高瞻遠矚的國內、國際兩方面理論引領。國內方面,當選中共中央總書記後與中外記者見面首次“施政演說”即提到,期待人民都可以獲得“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準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期盼著孩子們能成長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這正是“中國夢”理論的核心內容。三年來,從中國夢,到“四個全面”,“五大發展理念”,“十三五”扶貧攻堅衝刺期,都是在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這一中華民族百年夢想而積蓄力量。
國際方面,中國責任則是捍衛利益正氣凜然,對待朋友情深義重,國際義務當仁不讓,外交博弈撥雲見日。非洲抗擊埃博拉,中國衝在最前面;派遣維和軍事人員中國最多;提供援助中國不附加政治條件;巴黎氣候大會中國溫室氣體減排的表率引領作用突顯。此外,中國還為亞非多國援建了鐵路、公路、港口等基礎工程及學校、醫院、體育館、會議中心等公共建設項目,為許多發展中國家提供無息或低息貸款,提供經費資助許多發展中國家學生來華留學及農業、工業、防疫、衛生等領域的技術培訓、指導,均體現著中國雪中送炭、不離不棄、細緻入微的情懷。與發達國家經濟援助簡單“授之以魚”相比,中國更多卻是“授之以漁”。對外交往合作,則是秉持始終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理念,這充分彰顯了中國“士當以天下為己任”,“中國夢”依託“亞洲夢”,並助力非洲夢、亞太夢、拉美夢、攜手同圓世界夢的責任擔當。
中國自信層面,則包括了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改革自信、發展自信。21世紀是資訊化時代,同時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資訊社會化之大勢也如錢塘潮水不可阻擋。“聰者聽于無聲,明者見於未形”,“四個全面”戰略佈局,“五大發展理念”有力地推動著科技中國、富強中國、美麗中國、法治中國、和諧中國建設,習近平主席所提出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更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合作共贏作為處理國與國關係的核心理念。“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積極響應,“亞投行”讓中國的“朋友圈”增加到了57個,都證明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具有無限可能的生命力。“十三五”時期,中國將進口超過10萬億美元商品,對外投資規模將超過5000億美元,將有超過5億人次出境訪問旅遊。可見,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中國機遇也是世界機遇,這機遇的背後,正折射著中國的道路自信、改革自信、發展自信。自信的中國令世界矚目,同時,中國責任更讓世界景仰與敬重。
“大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美國前駐華大使洪博培曾刊文表示,習近平是繼鄧小平以後最具有轉型色彩的中國領導人,他穩健的風格中散發出自信,吸引了全世界思想領袖的目光,世界也要求中國參與到決策者行列。迢迢使命,夙夜在公,習近平主席的擔當與魄力讓人民看到了希望,而他的穩健與智慧也讓世界關注。2016,習近平治國理政新實踐將再次砥礪前行,“有良駒不怕路遠,有益友不畏艱難”,我們也相信,中國夢、世界夢都將因習近平治國理政新實踐而熠熠閃光。(南方網劉立峰)
[責任編輯: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