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記者會上證實,一名日本男子被中國有關部門拘留。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一名日本男子在北京被中國有關部門拘留”,28日,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參贊分別證實了這個消息,但都沒有透露 原因。不少日媒猜測,該男子被捕很可能與從事間諜活動有關。自去年5月以來,已有4名日本人因涉嫌間諜活動被中國依法逮捕。根據日媒披露的資訊,這名男子 是日中友好交流團體中的一員。這多少讓外界有些吃驚。在兩國關係經歷波折時,經常可以看到這些團體堅持推動中日交流的消息。《日本新華僑報》總編輯蔣豐 2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任何團體都可能成為間諜利用的幌子,日本對中國的情報蒐集無孔不入。有日本媒體借此批評,中國強化了對在華外國人 活動的監視。中國學者吳懷中說,所有國家都會對外國間諜行為進行打擊,中日人員互訪的鉅額數字說明,正常的人員往來不會受到影響。
日媒:被抓男子從事日中交流工作30多年
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28日在記者會上證實,一名日本男子7月在北京被中國有關部門拘留,但是“因為問題的性質,詳細事項不能披露”。他說,日本已 經展開援助行動,通過北京的日本駐華大使館提出與該男子會面的要求,並加緊確認其被拘的原委等真實情況。在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當天召開的例行記者會上,政治 處公使銜參贊薛劍說,中方通過外交渠道向日方通報了此事,但他表示不了解具體情況,沒有可以提供的資訊。
2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日本駐華大使館新聞文化中心稱,一切以官房長官的發言為準,使館方面不方便就此事發表評論。在日媒的報道中,日 本官方諱莫如深的原因是,這名男子被捕的原因很可能是涉嫌從事“間諜活動”。日本《每日新聞》描述事件的詳細過程說,該男子本月10日前後前往北京,原計 劃15日返回日本,但直到27日也未與其工作的機構聯繫,手機處於無法接通狀態。目前他有可能正被當作間諜接受中方的調查。
不少日媒在報道此事時都提到,中國政府2014年11月實施《反間諜法》,規定無論是否隸屬於間諜組織,境外組織及個人一旦涉嫌從事竊取國家機密或情 報等行為,都會被認定為從事間諜行為。日本NHK電視臺稱,目前男子被捕的原因尚不十分清晰,但被認為從事間諜活動的可能性較大。
與之前爆出的日本間諜案相比,此次更讓人意外的是,這名男子是日中友好交流團體中的一員。共同社援引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的消息說,該男子現年55歲 至59歲,生於茨城縣,曾在社民黨開展活動,現任日中交流相關團體理事長。來自《產經新聞》的更詳細資訊是,他隸屬東京都千代田區某團體。該男子被爆30 多年前就開始從事日中交流相關工作,曾多次前往北京。他還曾在北京的大學擔任過客座教授,在中國政界、學術界擁有廣泛人脈。
有在華日籍人士28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千代田區最大的日中交流機構是日中友好協會,不排除涉案男子與該協會有關。當記者就“被抓男子是否隸屬日 中友好協會”向該協會發郵件求證時,與以往應對媒體需要反覆確認不同,日中友好協會總務部負責人迅速回復說“此人與本協會無關”。
《環球時報》記者之後了解到的資訊顯示,被抓男子屬於一家小規模的日中民間交流團體,而非日中友好協會。據《朝日新聞》報道,該男子2010年建立了以推進青年交流為目的團體,從事植樹和學生交流等活動。記者就此事向日中青年協議會求證,截稿前未能得到回復。
菅義偉28日否認這名男子參與間諜行為的可能性,稱“日本政府對任何國家都未進行那樣的活動”。這也是日本官方對於一系列間諜案的一貫說法。自 2015年5月以來,在浙江省、遼寧省以及北京和上海等地,有4名日本人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中國有關部門依法逮捕,其中1人已被正式起訴。
對間諜活動一概否認的“日本邏輯”
在外界的印象中,中日民間交流團體中傳出間諜事件並不多見。最近一年多來因涉嫌從事間諜活動被捕的4名日本人,有的是在日本經營針對中國人的人才派遣公司,有的是從事幫助赴華發展的日企的工作,還有一人為東京一家日語學校的工作人員。
在日本,說到日中民間交流團體,主要是指日中友好協會、日中協會、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日中友好會館、日中經濟協會和日本國際貿易促 進會,被統稱為“日中友好七團體”。它們是日本對華各種交流活動的重要組織者。《環球時報》記者在交往中了解到,他們多是喜歡中國,願意與中國人結交的 人,不少人為此自學中文。日中友好會館開辦的中文學校已經成為日本較為權威的中文教育機構。這些團體每年會派代表團訪問中國,特別是在兩國關係遭遇困難時 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除了這些比較大的團體,大大小小的日中友好交流團體有很多。在日本,成立類似民間組織並非難事,這些非常鬆散的團體管理不那麼嚴格,個別團體難免魚龍 混雜。蔣豐2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間諜出自日中友好交流團體一點都不奇怪,甚至是一種“國際慣例”,因為打著友好交流的旗號能為間諜活動 帶來更多方便。這並不是第一例出自日中友好交流團體的間諜行為,肯定也不會是最後一例。任何團體都可能成為間諜利用的幌子,間諜出自什麼團體並不是問題的 關鍵。
雖然日本政府一直否認向他國派遣間諜,但事實上,日本最近幾年一直在加大投入、大力推動對外人力情報資源建設,利用外務省國際情報局、內閣情報調查 室、公安調查廳等部門加強收集對外情報。去年4月,日本政府曾提交一份成立日本版“軍情六處”的建議書,提出新設一個情報機構,主管海外情報收集。中國是 日本防範最厲害的國家之一,自然也是日本情報收集的重點對象。
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員吳懷中28日在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說,平常在與日方一些人員交流時,就能感覺到他們對中國各方面的資訊很感興趣, 經常千方百計打聽各種“內幕”。以前中日雙邊關係較好時,日方通過正常渠道收集中國資訊更容易。現在雙邊關係不順暢,部分正常的渠道中斷,日方對中國的情 報需求反而提升,當然不能排除有人利用非法途徑從事間諜行為。
日本一直強調被抓的涉嫌從事間諜活動的都是“民間人士”。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的一名學者曾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日本情報收集都 帶有全民性質。一些日本民間調查機構不僅接受企業委託,也與日本政府合作。此外,日本民間企業或企業協會也會頻繁對中國某些方面或行業進行調查。蔣豐說, 按照日本人的邏輯,情報都是收取經費的,是買賣關係,“間諜就像一次性打火機”。一旦出事,責任都在間諜本人身上,與日本政府沒有關係,所以菅義偉會說出 那樣的話。
“東京應尋求減少與華衝突的可能性”
日本男子被中方拘留一事經日本媒體報道後,在日本網上引起強烈反響。網友幾乎一邊倒地指責中國。有的說“和中國友好簡直是不可能的”,有的則聲稱“對 中國應施行不去、不相信、不理睬的三不政策”。《產經新聞》這樣的右翼媒體則借此批評,中國對於可能顛覆國家體制的“西方價值觀”的滲透十分警惕,所以在 強化對外國非政府組織和個人活動的監視。
“犯了什麼法就用什麼法處置,不要動不動就借題發揮”,吳懷中說,間諜行為涉及國家機密和安全,中國相關部門是在依法行事。中日雙方人員往來量如此之大,如果真如一些日媒所說,豈不是人人自危,各種交往都持續不下去了?這顯然與事實不符。
在日本,給兩國關係添堵的聲音還不止這些。東亞合作系列外長會結束後,一些日本媒體報道稱,日本今後將繼續與國際社會合作,敦促中方遵守國際法,接受 南海仲裁結果。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28日回應說,面對國際社會多數成員明確的態度,面對南海沿岸各國包括當事國的積極合作精神,日方一些人仍然不 甘心走出自己臆想的局面,讓人看起來有點兒“哀莫大於心不死”。
“日中關係正處在十字路口,兩個亞洲最大經濟體繼續艱難地尋找共識。”日本《外交學者》這樣評論眼下的兩國關係。卡達半島電視臺說,南海仲裁案結果出來後,中日緊張關係可能再次被引爆。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東京應該尋求減少與中國衝突的可能性。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藍雅歌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邢曉婧 盧長銀 任重]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