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週刊》記者 王紅茹 實習生 邢環宇 | 北京報道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6年第30期)
7月22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稱“人社部”)召開2016年二季度新聞發佈會,新聞發言人李忠介紹,基於人口老齡化的大背景提出的延遲退休政策,將分三步走:一是在實施上會小步慢行、逐步到位。比如每年往上調幾個月。二是區分對待,分步實施。比如會選取現在退休年齡相對較低的部分崗位開始。三是會在之前做及時的公告,也會在方案出臺前廣泛地聽取和徵集意見。
此前,在7月13日召開的2016年二十國集團勞工就業部長會議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延遲退休方案預計今年出臺。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延遲退休方案目前已經提交到了相關部門和領導審核,還要經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最終形成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法規。
四類群體將受到延遲退休政策影響,70後影響最大
近期延遲退休消息頻發,這被業內認為是人社部在為推進延遲退休鋪路。
延遲退休一事最早在2012年提出。當年6月,由人社部、發改委等部門制定的《社會保障“十二五”規劃綱要》發佈,提出“研究彈性延遲領取養老金年齡的政策”。
儘管只提出“研究”,因為涉及到每一位公民,依然觸動了公眾敏感的神經。2012年7月26日,人社部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回應各界爭議,提出“小步慢走”思路,表示擬針對不同群體訴求採取差別化策略。
時隔4年,“小步慢走”思路依然沒有改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7月13日表示說,方案已經初步成型,將在今年拿出,並且向社會來徵集意見,是小步慢走,漸進到位。
人社部明確表示,方案出臺後將充分徵求意見並經過5年過渡期,到2022年正式實施。
國家行政學院研究員胡仙芝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因為延遲退休關係人群眾多,而對不同年齡階段的人群產生的影響程度又不一樣,如果法定退休年齡調整幅度過猛過大,對某些當事人會產生明顯不公,心理落差就會加大。因此有必要採用“小步慢走”策略,可以使每個人受到的影響大致相同,而且所受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有利於代際公平和社會穩定。
“小步慢走”到底是怎麼個走法?人社部的解釋比較含糊,只是說每年推遲幾個月的時間,經過一個相當長的時間,再達到法定退休的年齡。這個政策施行以後,可能5年後退休的你是60歲零3個月退休,6年後退休的他可能是60歲零6個月退休。
竹立家認為,“不應該是3個月,最少也應該是半年,因為3個月時間太短了,體現不出出臺延遲退休政策的意義。”
當前,我國男女實行不一樣的退休年齡。國家法定的企業職工退休年齡是男年滿60周歲,女工人年滿50周歲,女幹部年滿55周歲。從事井下、高溫、高空、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工作的,退休年齡男年滿55周歲。
如果按竹立家所說每一年延半年進行推算,將女職工的退休年齡從50歲延遲到60歲,需要20年時間,到2040年前後將基準退休年齡從50歲提高到60歲是可行的。
如果延遲退休在2022年落地實施,以下四個群體將會受到退休新政的影響。
首先是小于等於50歲女性工人,即197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女性;其次是小于等於55歲女性幹部,即國家文件規定的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中的正、副處級女幹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第三是小于等於55歲的男性工人,主要是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工人,即1967年以及以後出生的人;第四是小于等於60歲男性幹部,即1962年以及以後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遲退休方案首先影響的是65後,影響最大的是70後,根據人社部提出將實行‘漸進式’延遲退休,直到經過相當長時間達到新擬定的法定退休年齡,這將是較長的過渡時期。因此對於85後和90後來說,到退休時估計已經完全趕上了新政。”胡仙芝說。
女職工最有可能率先實施退休政策
人社部主要負責人還表示,“延遲退休”將從實際出發,區分不同群體的情況,在制定政策時考慮“分步走”,漸進到位,“比如會選取現在退休年齡相對較低的部分崗位開始。”
由於目前我國女職工的退休年齡是50歲,因此是最有可能率先實施延遲退休政策的群體。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認為,延遲退休從女工人起步也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處理好體力勞動者所面臨的延長工作時間所帶來的問題和挑戰,對體力勞動者一定要有一個“以人為本”的延遲退休的具體安排,“比如女工人延退,不是簡單地因為女工人退休年齡早而延遲退休年齡,一定要確保女工人不是在原有偏重的體力條件下去工作。”
另一被認為有可能率先實施延遲退休政策的女性群體是55歲退休的女幹部和女知識分子。因為已有文件規定,率先延遲基本沒有異議。
2015年2月16日,中組部、人社部聯合下發《關於機關事業單位縣處級女幹部和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退休年齡問題的通知》,稱黨政機關、人民團體和事業單位中的正、副處級女幹部,具有高級職稱的女性專業技術人員,將年滿60周歲退休。通知表示,處級女幹部退休年齡延遲,是為了充分發揮女領導幹部和女性專業技術人員的作用。
學者建議實施彈性退休制度,我國不適合執行男女同齡退休政策
除了每年延遲幾個月、是否先從女性延遲這兩個焦點問題之外,到底延遲到多少歲退休,以及是否延續現在的“男女退休年齡不同的框架”,也是爭議的焦點。
在男女退休年齡方面,據人社部國際勞動保障研究所所長莫榮介紹,總體來說,大部分國家執行男女相同的退休年齡政策。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中,男女法定退休年齡相同的共有111個,佔65.3%;男女法定退休年齡不同的共有59個,佔34.7%。
資料顯示,中國現行的退休年齡框架,早在上世紀50年代頒布《勞動保險條例》後就開始實施,當時中國的每人平均壽命還不足50歲。
但是,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的發展,每人平均壽命早已突破76歲。這樣看來,60多年前出臺的退休政策確實已不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
胡仙芝告訴《中國經濟週刊》記者,“現有政策規定的女職工50歲退休是不合時宜的,當時出臺政策的背景是那個時候勞動力比較多,每人平均壽命短。而現在每人平均壽命延長了,人口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勞動力變得稀缺……”
“男女不要實行一樣的退休年齡,還是要區分工種,比如在一線工作的拼體力的女職工,可以延遲到60歲。對於搞科研、藝術、教育的女知識分子可以延遲到63歲。男性統一延到65歲退休。”竹立家向《中國經濟週刊》表示,延遲退休最好是走彈性的路子,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千差萬別,身體狀況不好的人,願意提前退休,而實施彈性退休,能滿足每個人的意願。
蘇海南也認為,延遲退休年齡走的肯定是彈性的路子,分步驟穩步推進,不可能一下子延遲很多年。同時,允許勞動者做出自由選擇,是否選擇延遲退休自己說了算,與此同時,其領取的退休金也是不一樣的。
人口老齡化使延遲退休成為必然 政策公開透明後網友接受度更高
有數據顯示,按照中國當前退休方案,預計到2020年,老年人口將達到2.48億,佔總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佔總人口30%以上。
我國正面臨人口老齡化的巨大壓力,而我國現有的退休政策並不足以應對人口老齡化的趨勢。
從國際上看,延遲退休是各國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普遍做法。莫榮所在的研究機構對全球170個國家或地區的退休年齡情況進行了梳理。結果可以分成三種情況:發達國家普遍執行65歲以上的退休年齡,有的甚至達到70歲(以色列);少數經濟落後的小國,執行的是低於60歲的退休年齡,他們或者是養老金制度不完善,覆蓋人群有限,或者是每人平均預期壽命較低;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實行的是60∼65歲之間的退休年齡。
而我國的實際退休年齡跟國際差距較大。人社部社會保障研究所所長金維剛表示,目前我國職工平均退休年齡偏低,實際上的平均退休年齡只有54歲,是世界上平均退休年齡比較低的國家。
我國提高法定退休年齡已是大勢所趨。即便是鐵板釘釘的事了,網友仍表現出“冰火兩重天”的極端態度,贊成和反對的聲音都有。記者梳理髮現,跟幾年前剛提出延遲退休政策時網上出現一邊倒的反對聲音相比,目前兩種聲音已經旗鼓相當。
“這真是我們政策公開透明的結果。”竹立家向《中國經濟週刊》記者表示,由於延遲退休方案涉及到所有人,大家也應該關心和討論,畢竟方案還沒有出臺,還有商討的空間,“其實讓公眾參與討論是我們公共政策的一個重要方向。因為政策公開透明瞭,讓老百姓參與討論,通過各種的溝通和協商方式,大家自然會越來越願意和接受延遲退休。”
胡仙芝認為,任何政策都會有正的和反的兩個方面,關鍵是要符合大多數人的意願,符合社會發展規律和國家人民利益。“而要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和順應大家的意願,從政策層面就必須講清楚,要通過充分的說服、溝通和協商,讓政策能夠有效落地。”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