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調研行】
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
——科技體制改革釋放巨大創新能量
光明日報記者袁于飛 趙秋麗 顏維琦 張勇 任維東
“2015年,全社會的研發投入超過14000億元,其中企業投入佔77%。”日前,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科技部副部長李萌透露,“企業的研發投入超過一萬億元,這個數據說明,十八大以來我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為經濟發展釋放了巨大的創新能量,使得企業成為技術創新主體,主動創新意識大幅提升”。
記者日前調研發現,各地圍繞建立健全技術創新市場導向機制,大力培育創新型領軍企業,一大批企業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成績突出。
從製造向創造轉型
“中國出口品質安全示範企業”,是國家質檢總局授予出口企業在品質方面的最高榮譽,依靠強大科技實力產品暢銷50余個國家的時風集團,今年贏得了這張含金量極高的“出口通行證”。
“我們時風正是借力山東製造業升級的東風,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智慧轉型,累計引進和自主研發1000台機器人和3500台數控鑽攻中心、數控加工中心、數控磨齒中心等高端智慧設備,建立了世界最先進的11條自動化鑄造生產線,建成全國最大的農業裝備零部件鑄造中心和中拖車橋配裝中心,使農業裝備主要部件全部實現自製。”時風集團總經理劉成強說。
智慧轉型後,時風的面貌煥然一新,大批量應用機器人、大型數控加工中心等高端智慧設備,加快了工藝裝備升級,保證農業裝備產品的高品質、高精度和高附加值,產品暢銷印度、埃及、巴基斯坦、俄羅斯等50多個國家。
核心關鍵技術缺乏,暢銷國際品牌少,是以前山東作為製造業大省的短板。在新一輪深化科技體制改革中,山東省全力推動“山東製造”向“山東創造”轉型,通過改革科技計劃項目、減免稅收優惠、促進專利融資等方式,釋放企業巨大的創新能量,促進山東製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
科技創新券化解難題
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也是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要解決的“痛點”。去年7月,上海市科委面向中小微企業、創業團隊推出科技創新券政策,為這個問題的解決探索了一條可行的道路。
科技創新券是用於購買科技服務機構檢驗測試、儀器共用、研發合作等創新服務的權益憑證,能夠大幅降低中小微企業和創業團隊的研發成本。記者日前從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獲悉,一年來,上海共有946家企業使用了科技創新券,根據科技創新券補貼條件,預計最終兌現近2000萬元,撬動社會5倍的科技研發投入。
如何用好這一政策工具,為企業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做出創新之舉,將科技創新券的線上服務委託給上海牽翼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後者打造了“牽翼網”電商平臺。去年7月上線以來,牽翼網的線上交易量達到1.06億元,實現了企業與科研機構的高效對接。
今年初,上海威碳新材料有限公司遇到一個棘手問題:該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車用碳纖維複合材料,需要在1個月內拿到第三方的強度拉伸試驗報告。他們聯繫了多家高校、科研院所的實驗室,不是達不到試驗要求,就是要排隊等待1個月以上。聯繫牽翼網後,威碳很快找到了合適的科研機構——上海玻璃鋼研究院,兩周內拿到檢測報告。
在上海,大量儀器設備位於高校之中,但要為企業服務,卻有諸多麻煩:一是售前諮詢量大;二是很多檢測服務收費不高,售後產生的賬務結算等問題卻很多。高校無法解決的問題恰恰給科技服務仲介機構提供了成長的土壤——仲介服務類機構和專業平臺類企業,通過與高校建立合作關係,直接面向企業提供服務推廣、諮詢、檢測服務下單、結算等業務,而高校老師只要負責做實驗。用戶可通過和仲介服務機構結算,再由仲介機構和高校統一結算。解決了這些細節問題,高校對外科技服務的積極性明顯上升。
如今,上海首創的這種“網際網路+科技創新券+科技服務”市場化運營模式,效果良好,已開始向外省市推廣。
推動國家級高新區的改革
推動國家級高新區的改革,也是本輪科技體制改革的重頭戲。
雲南省每年投入8000萬元專門扶助高新企業的創新,並且在研發費用抵扣稅費、高新技術企業適用範圍、政策門檻、申報手續等方面加快改革,大力培育扶持高新技術產業。
如今,高新技術企業成為雲南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去年以來,在企業銷售收入普遍下滑的情況下,雲南省高新技術企業總資產5166億元,較上年度增長16.3%;2015年共743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盈利,凈利潤總額147億元。
在高新區組織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科技項目,也是雲南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一大“法寶”。雲南省科技廳高新技術發展及產業化處副處長朱新祥介紹,雲南省圍繞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在高新區佈局重大科技項目,在精密數控坐標鏜床設計製造關鍵技術、輕型車用電控高壓共軌柴油機開發技術、鉑族金屬催化材料產業化技術等高新技術在全國領先。
雲南以高新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企業集群化發展日益鞏固,在2015年全國國家級高新區排名中,玉溪高新區綜合排名躍升10位,知識創造和技術創新能力在全國處於第一方陣。
《光明日報》( 2016年08月06日 01版)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