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導讀: 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舉行“崇明撤縣設區”工作大會。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強調,崇明撤縣設區,標誌著縣級行政建制在上海成為歷史。
瀛東生態村是崇明島最早迎來旭日東昇的地方
薊縣的于橋水庫是天津市的水源地
(本文刊發于《中國經濟週刊》2016年第31期)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程子彥 | 上海報道
7月22日,上海市委、市政府舉行“崇明撤縣設區”工作大會。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強調,崇明撤縣設區,標誌著縣級行政建制在上海成為歷史。
一週後,也就是7月31日,天津市最後一個縣——薊縣也華麗轉身為薊州區,原行政區域和政府所在地不變。從此,天津市縣級行政建制也成為歷史,全部實現城區化管理。
至此,繼北京市在2015年撤銷密雲、延慶最後兩縣,最先變成無縣的直轄市後,四個直轄市中,已有三個進入無“縣”狀態。
崇明定位“生態島”,是上海唯一沒有GDP 指標要求的區縣
據悉,上海崇明縣轄崇明、長興、橫沙三島,總面積1411平方公里。崇明島是僅次於臺灣島、海南島的中國第三大島,陸域總面積1267平方公里(編者注:崇明島大部屬上海市崇明區,另有兩塊“飛地”,分屬於江蘇省啟東市啟隆鎮和海門市海永鎮,位於崇明島北端)。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行政區劃經歷過多次調整。20世紀60年代中期,上海行政區劃是相對較穩定的“10區10縣”格局。在市郊10縣中,最早撤縣設 區的是寶山,1988年1月原寶山縣和原吳淞區合併為寶山區。1992年9月,原上海縣和原閔行區合併為閔行區。1992年10月,原川沙縣以及原上海縣 三林鄉,黃浦、南市、楊浦區的浦東部分合併成立浦東新區,嘉定縣撤縣設區。1997年到1999年,金山縣、松江縣、青浦縣先後撤縣設區。2001年1 月,南匯、奉賢撤縣社區。此時,只剩下崇明一個縣。
上海市政府對崇明島總體定位就是“生態島”。2015年10月,韓正調研崇明時強調,“規劃實施一定要堅持底線思維,凡與生態島不符項目都要拒之門 外”“三島生態建設得越好,對全市貢獻、對全國貢獻就越大”“崇明應成為上海市民‘菜籃子’工程和綠色農業基地”“橫沙島建設必須‘留白’,把這塊寶貴的 資源留給後人”。
崇明“十三五”規劃更是列出了建設時間表: 2020年崇明將全面完成崇明生態島建設綱要,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突破,奠定現代化生態島基本框架;到2030年,崇明自然生態、產業生態和人居生態高度協調發展,現代化生態島基本建成,向世界級生態島總目標邁出堅實步伐。
據悉,崇明是上海唯一一個沒有GDP指標要求的區縣。每年專項撥款補貼,專門用於生態建設。
上海正在積極研究推進生態島建設新的制度安排
據了解,此次崇明撤縣設區是由上海市政府主動提出來的。有業內人士分析:因為生態產業、文化產業被上海作為未來新突破點,需要崇明發揮更大作用。
韓正表示:上海“十三五”規劃建議明確提出,崇明要建設世界級生態島,這是崇明對上海、對國家最大的貢獻。撤縣設區,可以優化生態功能佈局,擴大城市生態環境容量,實施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更好地保護上海水資源、涵養生態環境,進一步提升上海城市競爭力。
7月27日,上海崇明撤縣設區後召開第一次區委全會,崇明區委書記馬樂聲強調:市級層面正在積極研究推進生態島建設新的制度安排。
馬樂聲表示:要提升生態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能力,用好“生態+”,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合到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切實推動生態優勢向發展優勢轉化。
“生態島”的建設直接推動的是旅遊業的發展。據了解,崇明島已經陸續建成了東平國家森林公園、東灘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西沙濕地等景區。
同時,崇明島也在積極探索民宿旅遊,上海市崇明區旅遊局局長張立新表示,崇明將參照“農家樂經營管理辦法”組建民宿協會、制定民宿標準,鼓勵島外崇明人回鄉創業。
作為上海目前唯一沒有開建軌交的行政區域,據悉,軌道交通線路——崇明線已納入計劃中。
有專家認為:撤縣設區將使得崇明與上海其他區域的差距拉平,來自上海市級層面的支援將更直接,不僅對於崇明建設世界級生態島有重大推動作用,最直接 的就是崇明人再也不用說 “明天要去上海一趟”這種話,今後對於求職者來說,或許會更加容易做出去崇明就業的決定。此後,崇明可以進一步融入上海的建設和發展中,更多的醫療、教育 等資源將向崇明輻射。
撤縣設區後不會改變原有好生態?
但是,有些崇明人害怕當“崇明縣”改為“崇明區”後,城市化會改變原有好生態。
華東師大中國行政區劃研究中心主任林拓教授在此前接受上海本地媒體採訪時表示:縣區兩種體制,前者偏封閉,後者更體現融入。從某種程度來講,縣體制 制約了崇明內生發展及融入上海乃至長三角的進程。縣體制原本就具有較大獨立性,縣體制下的城市規劃編制也限制了崇明與周邊地區的聯繫,也難以融入滬寧、滬 杭的經濟發展軸。
一直以來,雖然崇明島地處於長江幹流生態水廊與連雲港—溫州沿海濕地的交匯口,但是崇明島與周邊地區的融入度並不夠。
近年來,不少城市的縣改區,恰恰是為了生態保護。
例如,天津薊縣有著先天生態優勢和旅遊資源。薊縣是天津市唯一的半山區縣,也是天津市的“後花園”,有山有水,有平原有洼地,土壤肥沃,山清水秀, 空氣清新,水質優良,氣候宜人,被列為全國生態示範縣和全國首家綠色食品示範區,對於發展無污染、高品質、高效益的種養業、綠色食品加工業等極為有利。
地處烏江上游的安順市平壩縣是實施生態保護、退耕還林的主要區域,但縣體制下鎮村資源無序開發卻使農民每人平均耕地大幅減少,對生態保護構成威脅,2014年通過撤縣設區構建新的城鄉發展共同體,在轉移原縣域的人口,保護生態環境的同時,還將更好地推動城市產業發展。
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肖林建議:上海可以以崇明為“支點”,共建長三角“江、海、湖”和“環、廊、區、源”的總體生態保護格局,以此實現整個長三角、長江流域生態保護的聯防聯控,更好地發揮上海在長三角生態文明建設中“先行者”和“排頭兵”的引領作用。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