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8月17日電 題:以釘釘子精神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
新華社評論員
積跬步而至千里,積小流而成江海。“以釘釘子精神抓下去,一步一步把‘一帶一路’建設推向前進,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回顧建設取得的豐碩成果,深刻闡明這一重大戰略決策的重要意義,提出八項工作要求,為切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瞭實踐方向。
從倡議到實踐,從布點到拓面,三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在探索中前進、在發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長,進度和成果超出預期。目前,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其中,我國同30多個沿線國家簽署了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同20多個國家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以亞投行、絲路基金為代表的金融合作不斷深入,一批有影響力的標誌性項目逐步落地。2015年,中國同“一帶一路”參與國雙邊貿易額突破1萬億美元,中國企業對沿線國家的直接投資額近150億美元。從連接亞歐大陸的中歐班列,到非洲大地不斷興起的新產業新項目,一條綠色絲綢之路、健康絲綢之路、智力絲綢之路、和平絲綢之路正在鋪展,不斷造福沿線國家和人民,得到沿線國家的廣泛認同。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的,一個國家強盛才能充滿信心開放,而開放促進一個國家強盛。改革開放38年曆程告訴我們,對外開放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中國開放的大門永遠不會關上。在我國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新形勢下,只有樹立全球視野,更加自覺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全面謀劃全方位對外開放大戰略,紮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等發展戰略,才能以更加積極主動的姿態走向世界、贏得未來。
切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築牢思想基礎。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讓共商、共建、共用的原則深入人心,才能推進思想統一。弘揚絲路精神,推進文明交流互鑒、人文合作,才能推進民心相通。做好輿論宣傳,宣傳實實在在成果,講好“一帶一路”故事,加強相關學術研究、理論支撐、話語體系建設,就能進一步凝聚各國共識和力量。
切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加強統籌協調。“一帶一路”建設涉及國內國外、方方面面,只有善於“彈鋼琴”,才能奏響“協奏曲”。堅持陸海統籌,堅持內外統籌,加強政企統籌,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對接,同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沿邊開發開放的結合,把“走出去”與“引進來”結合起來,才能形成全方位開放、東中西部聯動發展的局面。
切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完善保障體系。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液,安全是經濟發展的前提。創新國際化的融資模式,深化金融領域合作,打造多層次金融平臺,建立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才能為“一帶一路”建設引來金融活水、築牢風險防控堤壩。完善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方案,確保安全保障舉措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項目執行單位和企業,才能防患于未然,為“一帶一路”建設保駕護航。
切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需要狠抓部署落實。實績是最有效的推廣,實效是最有力的吸引。進一步研究出臺具體政策措施、重點支援戰略性優先項目,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經貿產業合作區為抓手,讓規劃真正落實,讓關鍵項目真正落地,多搞一點早期收穫,才能讓有關國家不斷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匯聚“一帶一路”建設的合力。
計利當計天下利。“一帶一路”建設既是我國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戰略舉措,也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的中國方案。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通過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就能使順週期下形成的巨大產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支援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準的迫切需要,為世界經濟注入穩定劑和活力源。這無疑與即將召開的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主題深度契合。把握“一帶一路”建設的時代契機,真抓實幹、久久為功,讓中國夢和沿線各國人民追求發展進步的夢想相互激蕩,我們必將在共商共建共用中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