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論壇網9月4訊(特派記者 姜志雄) 9月1日,參加“長征路上奔小康”網路媒體“走轉改”大型主題採訪湖南站活動的編輯記者來到湖南省花垣縣,觀察近年來花垣縣的發展變化。
花垣縣地處武陵山區腹地,是苗族聚居縣、革命老區縣、國家級貧困縣。2013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花垣縣十八洞村考察時首次提出“精準扶貧”的戰略思想。兩年多來,花垣縣牢記總書記囑託,把脫貧攻堅作為頭等大事和最大政治任務,發揮黨建工作的引領、組織和保障優勢,全力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2015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6276元,貧困發生率下降到17.8%。
縣委充分發揮了“一線指揮部”作用
縣委把脫貧攻堅責任扛在肩上、抓在手上,充分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一是加強統籌謀劃。縣委統籌實施發展生產、鄉村旅遊、轉移就業、易地搬遷、生態補償等“十項重點工程”,公開承諾2020年全縣實現特色農業產值15億元,帶動4.5萬人脫貧;鄉村旅遊收入6億元,帶動1.2萬人脫貧;完成建檔立卡貧困戶1251戶、5177人搬遷任務;建設重大生態工程2.3萬畝,帶動0.45萬貧困人口脫貧等目標。建立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單位包貧困村、黨員幹部包貧困戶責任體系,將脫貧攻堅成效納入黨委書記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領導幹部年度考核和村黨組織書記“雙述雙評”重要內容。二是推進駐村幫扶。全面推行駐村幫扶“三個一”,就是每個村派駐1支工作隊,配備1名第一書記,增設1名村專幹,形成村村有工作隊、戶戶有幹部幫的幫扶格局。要求工作隊員每月駐村20天,分管領導每月入村指導1次,主要領導兩月入村調研1次等,實行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召回制”,對駐村少於規定時間、工作不力的予以召回並調整崗位,對本人和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問責。三是樹立良好導向。把黨員幹部在脫貧攻堅中的表現作為任免獎懲的重要依據,明確規定提拔45歲以下副科級幹部必須有駐村扶貧經歷,對扶貧考核結果靠前的黨政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優先提拔重用,排名靠後甚至不勝任工作的,予以誡勉談話直至調離崗位。2015年,對2名縣直單位、1名鄉鎮主要負責同志調整崗位,對15名黨員領導幹部誡勉談話。近期,縣委將出臺在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培養選拔任用優秀幹部的意見,準備每年拿出一定數量的領導職位面向扶貧工作隊員、第一書記等人員定向選拔,讓一批長期奮鬥在精準扶貧一線的同志脫穎而出。
集中整頓軟弱渙散的“負面清單”
花垣縣抓住基層組織這個關鍵,著力補短板、抓覆蓋、強功能,把村黨組織打造成引領脫貧攻堅的堅強領導核心。一是集中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針對貧困村往往黨組織軟弱渙散的實際,縣委列出10種情形的軟弱渙散“負面清單”,每年按不低於村黨組織總數10%的比例倒排確定整頓對象,困村制宜、一村一策,採取縣級領導“一對一”挂點、黨群部門駐班子薄弱村、經濟部門駐發展落後村、政法部門駐矛盾突出村等辦法,抓好集中整頓。2015年,全縣共排查整頓軟弱渙散村黨組織60個,佔貧困村總數的37%,調整不勝任現職村黨組織書記35人、支部委員56人。二是把黨組織建在精準扶貧第一線。按照“脫貧陣地延伸到哪、脫貧產業發展到哪,黨的組織就建到哪、工作就跟進到哪”的要求,創新組織設置方式,在農業科技示範園設立黨工委,在太豐集團等涉農非公企業設立黨委,在苗漢子等專業合作社設立黨支部,立足扶貧抓黨建、促發展。2015年,興盛果蔬專業合作社在黨支部的協調幫助下,成功創建國家級專業合作社,發展訂單蔬菜種植1.2萬畝,帶動周邊1萬多名群眾增收。三是增強村黨組織引領脫貧致富能力。縣委在財政緊張的情況下加大投入力度,村工作經費、村支書報酬近2年增長1倍以上,併為村主職幹部購買意外傷害險和特定疾病險。創新“購建門面型”“紅色股份型”“村企一體型”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全縣119個貧困村集體經濟收入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其中30個村達到10萬元以上。累計投入5600多萬元,實現村級活動場所全覆蓋,今明兩年還將籌資7050萬元進行提質改造,把活動場所打造成為集村務、黨務、政務、社會服務和電商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平臺,為群眾脫貧致富提供資訊、培訓、交易、信貸等多樣化精細化服務。
讓黨員當好脫貧攻堅“排頭兵”
花垣縣注重發揮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團結帶領群眾自立自強、艱苦奮鬥,走出脫貧致富的新路、好路。一是引導群眾換“思路”。黨員幹部通過進村入戶等形式宣傳扶貧政策,讓精準扶貧理念家喻戶曉。推廣十八洞村“思想道德星級化”管理模式,以黨員中心戶為標桿,以村組為單位開展思想道德評比,黨員帶頭引導群眾轉變觀念,變“要花垣富”為“花垣要富”。基層黨員幹部帶領貧困群眾代表到縣內外先進地區實地考察,學經驗、找出路。團結鎮下瓦水村支書付仕春遠赴安徽省岳西縣考察學習瓜蔞種植技術,引導66戶貧困戶以資金入股、土地入股、提供勞務等形式加入專業合作社,全村瓜蔞種植面積達到580畝。二是幫助群眾謀“富路”。推動黨員幹部進村入戶、訪困問需、訪貧問計,實行處級幹部聯繫5戶、科級幹部聯繫3戶、一般幹部聯繫1戶結對幫扶模式,全縣8500多名黨員幹部與18000多戶貧困戶結成幫扶對子,幫助群眾協調資金2億多元,發展產業項目600多個。動員組織非公企業黨員出資人開展“千企聯村”產業扶貧活動,扶持群眾養殖湘西黃牛2萬多頭、發展精品獼猴桃3000多畝。三是帶動群眾走“新路”。支援動員黨員幹部通過遠端教育、技術培訓等方式,探索電商扶貧新路徑。“全國勞模”臘乙村支書田金珍創辦苗繡公司,實行“線上定單、線下生產”,帶動160名留守婦女在“家門口”就業。金龍村黨支部利用遠端教育設備開通“懸崖苗寨”網站,支部委員輪流值班聯繫發展鄉村旅遊,舉辦“苗族櫻桃節”等活動,2015年接待遊客10多萬人次,實現村民增收不離村、不出戶。
[責任編輯:田雲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