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外交習語|習近平見秘魯總統談了三件事)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新媒體專電:外交習語|習近平見秘魯總統談了三件事
新華社記者李忠發、王卓倫
大洋彼岸,有新朋來。9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迎來一位來自南美洲的貴賓——秘魯總統庫琴斯基。這是庫琴斯基上任僅一個多月後的首次出訪。
9月13日,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東門外廣場為庫琴斯基舉行歡迎儀式。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攝
習近平主席對庫琴斯基首次出訪就來到中國表示歡迎,認為這充分表明瞭秘魯新政府對發展對華關係的高度重視。
為何首訪即到中國?庫琴斯基也道出了其中緣由:“因為秘魯人民欽佩中國堅持獨立自主發展道路,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最大工業國和國際事務中重要國家。”
對這位受邀遠道而來的貴賓,習近平主席重點談了三件事。
(一)中秘關係
說到中秘友好,可謂源遠流長。早在400多年前,中秘就開闢了海上航路,兩國人民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展開了友好交往,並在歷史進程中結下了深厚友誼。
習近平主席在會談中這樣定位中秘關係:中國和秘魯都是文明古國,是相互信任的好朋友、共同發展的好夥伴。
庫琴斯基此次訪華恰逢兩國建交45週年。過去近半個世紀,兩國關係進展如何?習近平主席這樣評價:雙方始終堅持真誠友好、平等相待,兩國關係持續深入發展,各領域合作富有成果,在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保持了密切溝通和協調,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也為世界穩定和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2015年12月26日,在秘魯卡亞俄港碼頭,秘魯海軍軍樂隊歡送執行“和諧使命—2015”任務的中國海軍和平方舟醫院船。新華社發
展望未來,習近平主席和庫琴斯基總統一致同意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看待和發展中秘關係,共同推動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邁上新臺階。習近平主席從以下幾個大方面提出了努力方向:
——雙方要堅持平等相待和相互尊重,全面深化互信;
——雙方要堅持互利共贏,提升合作水準;
——雙方要堅持交流互鑒,增進傳統友好;
——雙方要繼續在全球經濟治理、氣候變化、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全球重大議題上保持溝通和合作,維護髮展中國家共同利益。
(二)利馬APEC
今年11月,秘魯將作為東道主,舉辦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這件事也成為兩國元首會談討論的內容。
庫琴斯基在會談時希望辦會得到中國支援:“秘方願加強同中方在國際事務中協調合作,期待在中方支援下,舉辦一次成功的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習近平主席對此積極回應:我們支援秘方今年舉辦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願同秘方一道,推動亞太經合組織為亞太和全球經濟增長作出更大貢獻。
2014年11月10日,北京在奧林匹克公園為APEC第二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舉行焰火表演。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攝
在兩國元首會談後發表的中秘聯合聲明中,中方強調“願為秘方辦會提供協助,推動會議取得成功”。
根據中秘聯合聲明,雙方圍繞2016年亞太經合組織主題“高品質增長和人類發展”,以及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和高品質增長、完善區域糧食市場、推動亞太中小微企業現代化、促進人力資本開發等重點議題的合作取得了令人滿意的進展。
庫琴斯基此次訪華,還有一項特別的任務——邀請習近平主席出席APEC會議並訪問秘魯。中秘聯合聲明是這樣說的:“秘魯政府熱烈歡迎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于2016年11月出席在秘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四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秘進行國事訪問。”
(三)中拉關係
同庫琴斯基會談時,習近平主席在談及中拉關係時提到一個關鍵詞——“命運共同體”。他指出,中拉關係是南南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中方願同秘魯以及拉美各國一道努力,加強政治對話,深化全方位合作,構建攜手共進的命運共同體。
近年來,拉美是中國開展對外交往的重要方向。2014年7月,習近平主席訪問拉美,提出構建“五位一體”的中拉關係新格局,中拉關係從此進入全面發展的新階段。
2015年初,習近平主席在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致辭時指出,中拉關係全面快速發展,得益於雙方對世界發展潮流認知更加一致,對中拉關係發展前景信心更加堅定,對互為發展機遇共識更加清晰,對構建中拉命運共同體願望更加強烈。
2015年1月8日,中拉論壇首屆部長級會議在北京開幕。習近平主席出席開幕式併發表題為《共同譜寫中拉全面合作夥伴關係新篇章》的重要講話。 新華社記者鞠鵬攝
中拉互利共贏合作的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兩洋鐵路”項目。2014年7月,在習近平主席訪問巴西期間,中國、巴西、秘魯三國就開展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鐵路合作共同發表聲明。
“兩洋鐵路”從巴西至秘魯,跨越南美洲大陸,是拉美首個連接太平洋及大西洋的鐵路建設項目。
庫琴斯基此次訪華,雙方表示,願在2015年5月簽署的《關於聯合開展“兩洋鐵路”項目可行性基礎研究的諒解備忘錄》框架內,共同研究“兩洋鐵路”項目可行性,提高拉美地區同世界其他地區,尤其是亞太地區的互聯互通水準。
[責任編輯:王怡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