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鄭州6.5億元立交橋成堵點 閉門規劃的怪胎

2016年09月20日 16:29:28  來源:紅網
字號:    

  修建立交橋本來是為了緩解擁堵,但在河南鄭州,剛剛通車兩個多月的隴海路-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橋卻變成了新“堵點”,1公里的路程,常常要花上半個小時才能通過。據了解,九車道陡然減為四車道是造成擁堵的主要原因。實際上,早在項目施工時,鄭州交警部門就向施工方指出了其中的“缺陷”,鄭州市城鄉規劃局交通規劃處處長張衛忠坦承,之前沒有考慮週全:“規劃部門可能從工程措施上、工程規劃上偏重一些。”(9月19日央廣網)

  一座投資6.5億元的立交橋,沒有起到應有的疏解交通作用,反倒成為鄭州新的“堵點”,相應的投資效益未獲實現,暴露出了財政投資的短板,而其背後的決策和規劃失誤,才是疏解變“堵點”的癥結,真的需要從中汲取教訓。

  單從這座投資6億多的立交橋本體來看,實現了兩條重要交通主幹道間的立體交通,這或許打通了“十字路口”的困境。然而,這只是一個理想化的建橋初衷。立交橋只是縱橫交錯交通體系的一個小小單元,在道路與橋梁銜接過程中,原來的寬闊道路在立交橋處驟然變窄,使得眾多方向匯聚的車輛扎堆在立交橋周邊,加劇了立交橋的擁堵,疏解變堵點也就不可避免了。

  新橋建設,意在提高通行率,想必鄭州隴海路-中州大道互通式立交橋,也是想打通幾條主幹道之間的交通瓶頸。新橋的建成,本就對社會期望值有抬高效應,車流量在新橋建成後水漲船高,但卻卡在了立交橋先天的“自閉性”,致使新橋在規劃之初即是一個“殘疾”,更不用說建成後橋梁所面臨的“天天堵”這個事實發生了。

  早在上世紀80年代,北京在建設立交橋時,也曾因規劃不到位,管理不科學,使得一些新建的立交橋從社會熱盼的疏解之橋變成社會吐槽的“新加坡”。試想,只是新加了一個“坡”,而沒有起到疏解交通的作用,財政投資沒見到效益,規劃失誤,管理失當,這些都應該成為城市建設者和管理部門的前車之鑒。規劃部門僅以“沒有預料到”為由,為自己的規劃失當進行辯解,顯然是錯上加錯的。

  為建橋而建橋,而缺乏橋梁等城市建築的整體協調和科學評估,表面上是規劃部門一個部門的眼光局限,是決策失誤,實則是部門間缺乏協調聯動,致使城市交通管理出現偏差的一種表現。試想,一座立交橋只是聯通橋梁周邊,僅具有調解疏通功能,並不能承擔疏導的全部功能,這需要相關配套措施、配套工程的同步跟進,需要從城市交通整體考量。否則,再雄偉、再壯觀的立交橋,投資再巨大,也終將是一座“大白象工程”。

  在面對公眾的質疑時,鄭州交警部門表示,在規劃出爐橋梁建設之初,即預示新橋建成就將成為“堵點”。既然已經“預估”了病症,為何沒有提出更好的建議,或者相關部門是否聽取了相應的建議?這也是此立交橋變“堵點”困境所要思考的問題。

  橋,是架起不同空間聯繫的物質載體,但要真正發揮作用,還是需要物質載體和人為管理相互結合,才能彰顯橋的作用。鄭州隴海路互通式立交橋的系統化改造,需儘快啟動,其對城市建設和管理的鏡鑒意義,值得每一個職能部門、城市管理者們思考。要有城市的大局觀,關鍵是要有服務意識和科學管理的能力,否則,6.5億元立交橋成“堵點”還可能在其他城市繼續上演,其他天價工程拖累一地的情況也將難免。(張立)

[責任編輯:張曉靜]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