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來查?部級領導幹部繼續擔任組長
與前兩次督查相比,今年實地督查首次實現了省(區、市)全覆蓋,本次督查的隊伍規模是歷來最大。
在20個督查組中,5個組負責“督部委”,15個組負責“督地方”。落實到31個省(區、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督查工作,這15個組是怎樣被分配呢?北京青年報梳理看到,除了第十九督查組赴寧夏回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三地,和第二十督查組赴黑龍江、吉林、遼寧三地進行實地督查以外,其他13個督查組均負責2個鄰近省份的督查工作。
根據各地的報道,部委一把手牽頭督查地方這樣的“高級配置”陣容再次得到延續。15個地方督查組全部由國務院部門“一把手”或正部級領導幹部擔任組長,同時一名副部級官員副組長的配置依然保留。
這十五個組長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張勇,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民政部部長李立國,中央編辦副主任魏小東,國務院法制辦主任宋大涵,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國家工商總局局長張茅,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中國保監會主席項俊波,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和國家行政學院常務副院長馬建堂。
其中,國土資源部部長姜大明最“資深”,他參加了國務院的全部三次督查並都擔任組長。2014年他帶領第五督查組完成對江蘇、浙江和上海的督查;2015年擔任第八督查組組長到東三省進行督查;今年則擔任第七督查組組長,負責督查天津和河北。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均連續兩年擔任督查組組長。而其他12名組長則是首次帶隊赴地方一線督查。
此外,本次督查組的人員結構也更加多元。除了從國務院辦公廳和有關部門選派精兵強將組成督查組外,還抽調各省級政府督查室人員異地交叉編組、邀請部分國務院參事和專家學者參加。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