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0月25日報道 西媒稱,中國開始嘗試建立一個志願捐獻器官的體系。在此過程中西班牙的幫助發揮了關鍵作用,其成功模式已經走進中國。
據埃菲社10月23日報道,兩國這一領域的主要負責人本週在北京參加一個國際研討會,並在塞萬提斯學院就兩國器官捐贈問題舉行了一場對話會。
中國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委員會主任委員黃潔夫表示,使用捐贈器官的模式是一條更加寬闊的道路,中國的模式充分借鑒了西班牙的先例。
黃潔夫表示,中國之所以選擇西班牙模式,主要是因為西班牙是該領域的領軍者。這種建立在重症加強護理病房基礎上的模式更加適應中國的國情。
報道稱,兩國在這一領域的接觸中,西班牙器官捐獻與移植協會發揮了積極作者用。該協會主席馬蒂·馬尼亞利奇近日造訪了北京。
馬尼亞利奇在塞萬提斯學院表示,此行目的並非向中國或者任何一個國家發號施令,而是向中國介紹情況,然後由中國選擇是否接受。根據兩國簽署的協議,中國每年將培養200名器官領域的專業人員,其中一部分人將在西班牙接受培訓。
報道稱,中國的器官移植改革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果:根據官方數據,去年有超過2700人捐贈器官,共實施了超過1萬次器官移植手術。黃潔夫預計,今年的捐贈人數或將超過4000人,同比增長80%。
馬尼亞利奇認為,新的體系將促使中國的年均器官移植手術次數超過13.5萬次,捐贈人數超過5萬人。這就意味著,每一百萬中國人當中就有大約27人決定捐贈器官,而在西班牙這一數字是39人。
報道稱,中國借鑒西班牙的主要是管理模式。在這個模式當中,捐贈來源主要在醫院當中尋找。重症加強護理病房的醫療小組不但要懂得如何治病救人,還應具備說服患者家屬同意捐贈器官的能力。在西班牙,85%的患者家屬都會同意捐贈。
在中國,家屬不同意的情況佔多數。黃潔夫認為,這主要歸因于中國人的傳統思想,以及部分市民對醫療體系的不信任。
黃潔夫表示,假如孔子在世,他必將是第一個捐贈器官的人。問題並不在於儒家思想,而在於落後的體系。他認為,隨著中國體系的不斷改革,將贏得國民更多信任。
西班牙的模式迄今已有大約25年的歷史,從建立伊始就為世界各國樹立了良好榜樣。在西班牙的幫助之下,伊朗的器官捐贈情況也出現了明顯的改善。(編譯/劉麗菲)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