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原標題:消除體制機制障礙 提升資源配置效率——訪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
今年以來宏觀調控的效果逐步顯現,經濟運作已經出現企穩回升跡象。從四季度乃至明年來看,我國宏觀調控面臨怎樣的內外部環境?還需要重點從哪些方面進一步入手?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
經濟日報記者:對於三季度的宏觀數據您如何評價?其中有哪些亮點?
連平:整體來看,經濟運作出現企穩回升的積極因素。一是結構調整效果有所顯現,煤炭、鋼鐵等行業去產能已完成全年任務的80%,經濟增長品質的提升。二是投資止跌企穩,在基礎設施投資保持加快增長的同時,延續多年的製造業投資下跌趨勢出現見底企穩,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有所上升。三是工業生產回穩,工業增加值增速顯著高於去年下半年狀況,工業企業效益改善,有助於生產復蘇和投資增長。四是近期多項經濟指標回升向好,PPI同比回正,延續54個月的工業通縮狀態基本結束;用電量上升;非製造業PMI連續7個月高於53%,服務業和建築業平穩較快增長。
經濟日報記者:從四季度乃至明年來看,您認為我國宏觀調控面臨怎樣的內外部環境?需要考慮哪些關鍵因素?
連平:一是全球市場需求疲弱狀態難以根本性改觀。過去幾年發達經濟體整體增速緩慢,今年經濟復蘇的不確定性因素增多。
二是民間投資能否有所改善。目前民間投資佔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61.4%,是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多方面積極因素的支援下,民間投資未來有望走穩。PPP項目大規模開展,第三批PPP示範項目的範圍和規模都有擴大,項目投資額已達數萬億,對提振民間投資有積極作用。同時,產能過剩治理初顯成效,民間投資增長的品質和效率都將得到提升;外需環境緩慢回暖,可能拉動出口型企業生產和投資企穩。
三是房地產投資能否保持平穩增長。現階段房地產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地位仍然難以替代,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不但對民眾生活有著巨大影響,而且對經濟運作至關重要。在去庫存階段,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土地出讓受到限制,新開工規模難有較大提升,制約投資上拉動力。隨著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的實施,一、二線樓市可能呈現量縮價穩的走勢,未來也可能影響房地產開發投資。
經濟日報記者:針對複雜的內外部環境,我國宏觀調控還需要從哪些方面進一步發力?
連平:當前處於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期,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提升資源配置效率的改革措施能否順利推進,是左右未來經濟可持續增長的重要因素。
針對當前複雜的挑戰和結構性難題,需要合理的政策措施加以調控應對。積極的財政政策保持力度,在加大基建投資的同時,要實施多方面穩增長政策。投資下行壓力主要來自於民間投資,應更多地促進民間投資增長。在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經營成本高等問題的同時,應深化市場化改革,營造不同投資主體一視同仁的公平投資環境,為民間資本創造更好的投資空間。在充分發揮投資穩增長的同時,要更加重視服務業發展和消費增長,加大對現代服務業政策支援力度,推出更多助推經濟結構轉型的項目。
[責任編輯:郭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