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揭秘:軍改神秘智囊團有三位關鍵將軍

2016年11月25日 15:47:56  來源:澎湃新聞、鳳凰週刊、新華網、人民網、鐵血軍事、光明日報
字號:    

  撰文| 心音

  中央政治局近日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行第三十四次集體學習,一個神秘的軍中智囊機構隨之亮相。

  新聞報道提及: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專家諮詢組副組長蔡紅碩就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進行講解。這一表述透露了兩個關鍵資訊,一是軍改領導小組下設有專家諮詢組,二是專家諮詢組首次正式與公眾見面。

  長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獲悉,專家諮詢組由楊志琦任組長,蔡紅碩和劉繼賢任副組長。

  現年70歲的楊志琦曾任原濟南軍區副司令員和總參謀長助理,2005年7月晉陞為中將軍銜。退役後,他擔任了中國退役士兵就業創業服務促進會理事長。今年3月25日,楊志琦以專家諮詢組長的身份出現在中國國防軍工產融年會上,他表示:“今明兩年是軍隊改革的大頭。這次軍隊改革是建國以來的第13次改革,也是最大、最重要的一次改革。去年,軍隊完成了兩項改革,一是領導管理體制改革,二是建立了聯合作戰體系。”

  劉繼賢比楊志琦小2歲,曾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2008年7月晉陞為中將軍銜,如今也已經退役。軍改正式啟動之前,各方對軍改的核心思想非常關注,劉繼賢曾為《實戰化的軍事改革》一書作序,特別指出:把國防和軍隊改革單獨作為一部分列入十八屆三中全會的《決定》,主要考慮是將軍改納入全面深化改革總體佈局、上升為黨的意志和國家行為後,可以更好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在專家諮詢組中,已亮相的三位組長副組長只有蔡紅碩一位現役將領。2012年,他在原總政治部組織開展的第三屆全軍政治理論研究優秀成果獎評選活動中獲通報表彰。從佩戴的肩章可以看出,蔡紅碩現在少將軍銜,他擔任過中央軍委辦公廳調研局副軍職研究員,位居中樞部門,對全局工作頗為了解。

  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把“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納入國家改革戰略全局後,中央軍委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領導小組隨之成立,習近平任組長,范長龍、許其亮任副組長。其後,中央軍委陸續成立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專項小組、專家諮詢組、籌備工作組。從2014年3月到10月,軍委領導、各改革工作機構、軍委改革辦召開800余個座談會、論證會,覆蓋690余個軍地單位。

  與以往歷次由單一部門牽頭的軍改不同,這次軍改方案,由中央軍委深改組統籌指導,全軍全局論證,自上而下,統籌兼顧,科學合理。參與軍改論證的人都是從全軍抽調的精兵強將,軍改方案則全部由各方背靠背編制而成,多個小組不跑風透氣,各種編成的方案提交深改組領導小組統籌綜合,之後才最終定稿。

  長期任教于國防大學的章傳家是專家諮詢組成員。在今年初的《光明日報》上,他發表長文談深化軍隊改革,文中提到,“觸及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從以往的情況來看,幾乎所有阻滯改革的藉口,其背後都掩藏著維護既得利益的動機,都折射著在利益上不肯輕易讓步的固守心理。面對利益固化的藩籬,要殺出一條血路,將國防和軍隊改革縱向深入。”

  在中央軍委新成立的15個職能部門中,也有一個專司改革的部門——改革與編制辦公室,主要履行國防和軍隊改革籌劃協調職能,指導推動重大改革實施,負責全軍的編制管理工作。這個部門也很神秘,15個職能部門只有它的“一把手”尚未亮相。據軍隊的小夥伴透露,改革編制工作事關核心,參與的成員多來自軍委辦公廳、軍事科學院等單位。該辦公室一位已經亮相的副主任何仁學就擔任過軍科院科研指導部副部長。

  隨著軍改的逐步深入推進,軍隊改革部門的責任可謂越來越重,既要著眼于宏觀的頂層設計,又要注重實際狠抓政策落地。承擔這樣的歷史重任,真是不是一般人想幹就能幹的。

  資料來源:澎湃新聞、鳳凰週刊、新華網、人民網、鐵血軍事、光明日報

[責任編輯:李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