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媒體:中國“生育荒”加速老齡化 人口結構矛盾突出

2016年12月04日 09:49:12  來源:參考消息網
字號:    

  境外媒體稱,儘管中國已經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但持續數十年的計劃生育政策已經結出了果實。對於經濟增長而言,不利的人口結構還在持續。

  生育率全球最低敲警鐘

  據俄羅斯衛星網11月28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的總和生育率僅為1.05,而這個數據比必要的人口更替生育率低兩倍,《人民日報》稱這意味著中國生育水準是全球最低。

  報道稱,目前,中國已經敲起警鐘,尋找改善國家人口狀況的方法。不然的話,中國將面臨困難時期。傳統上,中國孩子在贍養老人方面作用極高,如果是一個孩子,那麼他們可能經受養老和照顧自己家庭的雙重負擔。2011年中國進入人口高峰,2012年,歷史上首次出現缺乏345萬勞動力的情況。據官方預測,到2035年,有勞動能力人口數量將縮減11%,而退休人員數量卻要增加14%。

  另據香港《東方日報》網站11月28日報道,內地人口老化、勞動力下降等人口結構轉變逐漸顯現,但專家預測,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或將使中國總人口規模的峰值延後3年左右,于2028年前後出現,達到14.5億人。

  國家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內地勞動年齡人口規模雖然下降,但是經濟活動人口和就業人口的數量仍然持續增長,勞動力供給並沒有減少。他指出,在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中國處於人口發展深度轉型期,要重點研究如何化解人口總量與結構矛盾,如何保持適度生育水準,如何創建生育友好的制度環境,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二孩政策”影響甚微 年輕人追求前途

  俄羅斯《生意人報》記者米哈伊爾·克洛斯基科夫指出,2016年1月1日,中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但此措施對生育數量幾乎沒有什麼影響,而類似發達國家的因素卻在起相反作用:年輕人追求前途、孩子教育成本高、不想讓自己承擔責任。

  他稱,中國人口問題威脅經濟計劃,商品和服務消費積極的青年人數量減少,將給中國領導人提出的從“出口型經濟”向“內需型經濟”轉換政策造成阻力。可以期待中國最近幾年內取消家庭規劃中的其他限制,同時,中國醫療服務市場將暴漲,此市場對於不斷增長的退休階層和決定生育的人來說都是重要的。

  他表示,如果人口減少勢頭得不到控制,那麼主要的能源消費量也將下降,這也將對俄羅斯對華出口造成負面影響。

  未婚女性面臨生育難題

  另據德國之聲電臺網站11月28日報道,中國的單身女性不僅被冠以“剩女”的外號,也沒有生育的權力。雖然北京全面放開二孩,但那些希望借助輔助生殖技術生孩子的同性戀群體仍然無計可施。

  中國計生委規定,只有已婚婦女提供結婚證和出生許可才能生孩子。有活動人士表示,社會普遍的傳統觀念只接受一男一女兩人組的一對夫妻。從這個角度出發,沒有其他婚姻形式的存在。活動人士還指出,婚前性行為依然在社會上受到歧視,在這個背景下,對許多人來說,婚前生育是一個更為敏感的話題。

  俄羅斯衛星網記者米哈伊爾·克洛斯基科夫稱,目前,在中國大多數省份,未婚生育的女子需要繳納數額不等的罰款。另外,體外受精問題也不樂觀,如果男女雙方未結婚,那麼在中國要做這件事情幾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他們不得不去泰國或者美國。

  但對於不那麼富有的單身女性馬女士來說,未來仍然相當嚴峻。她表示:“我不能去其他的國家,我也非常確定未來不會和一名男子結婚,因為我是同性戀,我沒有機會有一個自己的孩子。”

[責任編輯:張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