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北京市代市長蔡奇就霧霾問題與市民、媒體代表座談。圖為座談會現場。千龍網發
15:49
座談會舉行的同時,北京市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實時數據顯示:北京市全市平均空氣品質指數為161,中度污染。15:52
蔡奇回答央視記者王小節提問:北京治理大氣大概存在以下幾個問題:冬季污染治理難度很大,全年大致上比較集中在10月份以後,尤其是冬季供暖,增加了污染物的排放,同時這個季節性氣象條件的影響也比較大。(央視記者范俊 于晶晶 王豐)15:56
蔡奇:第二個是對空氣重污染預測預警的準確性還不夠,目前,我們對規律把握不透,以及技術條件限制等,對空氣污染的時間長度、空間的精確程度、特別是短時高污染峰值濃度等,在預測上還都有差距,這些都影響我們準確發佈預警、有效應對污染。
1月7日,北京市代市長蔡奇就霧霾問題與市民、媒體代表座談。圖為座談會現場。千龍網發
16:02
蔡奇:第三個是,對難啃的“硬骨頭”攻堅力度不夠大,比如,重型柴油車雖然只佔全市機動車的5%,但是排放的氮氧化物卻佔機動車排放總量的50%左右,應當大力控制。比如,城鄉結合部工業大院“散亂污”企業的治理力度還需加大。(央視記者范俊于晶晶王豐)
16:06
蔡奇表示,2017年是落實國家“大氣十條”的收官之年,北京市對於環境違法將鐵腕執法,強化督查問責,市區兩級有關執法部門保持密集執法和常態化夜叉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種違法行為,並綜合運用上限處罰。將組建環保警察隊伍,對環境領域違法犯罪活動予以嚴厲打擊,形成震懾。(央視記者范俊于晶晶王豐)
原定一個半小時的座談延續了三個小時,與會的媒體、企業和市民代表暢所欲言。北京市華聯印刷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敏提出兩點意見:希望針對不同企業的情況進行分類管理;媒體傳遞資訊應更加嚴謹和準確,避免造成企業恐慌。北京油脂公司退休職工尹良甫談到了“市民參與治霾的責任”,家住海澱區的白領曾江琴女士關心如何更好地保障在校兒童呼吸健康,科技工作者李增森反思了對霧霾成因研究的問題。市民代表杜少中說:“要把科普作為一個日常的工作,幫助公民增強對網路謠言的識別能力,共同參與到治霾當中來。”
新聞多看點:
【蔡奇簡介】
現任北京市委副書記,北京市副市長、代市長、市政府黨組書記。曾任福建省三明市委副書記、副市長、市長,浙江省衢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臺州市委書記,杭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浙江省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常務副省長,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常務副主任(正部長級)。(資料來自首都之窗)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