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外長新年首訪,為何總選非洲?

2017年01月10日 15:22:2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新年伊始,中國外交部長王毅開啟他2017年度的首次外訪,應邀對馬達加斯加、尚比亞、坦尚尼亞、剛果和尼日利亞非洲五國進行正式訪問。此行延續了中國外交自1991年開始的優良傳統,即中國外長每年年初首訪目的地都選在非洲。

  20多年的堅持,凸顯了中國對非洲的重視。中國歷來對非洲人民以誠相待,希望將自身發展同非洲發展緊密聯繫起來,讓中國發展惠及非洲,幫助非洲發展更快、人民生活更好。

  中共十八大後,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進一步推動中非友好發展、互利共贏關係。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訪的目的地就包括了非洲國家。在訪問期間,習主席用“真”“實”“親”“誠”4個字概括新形勢下的中非關係,強化“中非命運共同體”理念。2015年12月,習主席與南非總統祖馬共同主持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與50個非洲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或代表以及非盟委員會主席共聚一堂、共敘友誼、共謀合作,全面規劃中非未來3年各領域友好務實合作。習主席在峰會開幕式致辭中提出了包括中非工業化合作計劃、中非農業現代化合作計劃在內的“十大合作計劃”。落實峰會成果成為拉動中非合作發展的新動力。

  王毅外長在此次訪非行程中指出,在論壇峰會新的理念引領下,中非互利合作呈現出3個新變化:一是從政府主導逐漸向市場運作為主轉型,二是從一般商品貿易逐漸向產能合作和加工貿易升級,三是從簡單工程承包逐漸向投資建設運營領域邁進。

  這3個新變化,意義深遠。

  首先,變化反映出中非合作主體的與時俱進。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赴非洲投資興業,政府漸漸從“臺前”走到“幕後”,重在為企業合作創造政策優惠、法規完善、服務高效的軟環境和配套基礎設施的硬環境。中非合作出現了“政府搭臺、企業主體、人民受益”的新景象。

  其次,變化透射出中非合作結構的轉型升級。中非合作不再停留在低端層面,而是向產能合作、投資建設運營等中高端領域邁進。同時,中國企業對非直接投資和商業貸款遠超過政府對非援助和優惠性質貸款額度,市場作用顯現。

  最後,變化展現出中非合作理念的開拓創新。中非合作不是中國單方面提供幫助,而是互利共贏、共同發展。非洲國家看到中國快速發展的現狀,希望學習中國成功的發展經驗。為此,很多國家改善營商環境,歡迎中國企業前去投資興業。中國企業進入農業、製造業、基礎設施等領域,幫助非洲提高自身“造血”機能。

  新變化挖掘出中非合作的潛力。雙方交流與合作的熱度、廣度和頻度均達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中非合作進入轉型升級新階段。2017年是中非合作論壇峰會成果落實的關鍵之年、收穫之年,中國和非洲都期待合作結出纍纍碩果。

  (作者:蘇曉暉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

[責任編輯:張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