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合作園區建設加快推進 交通基建大項目頻落地 多地密集部署對接“一帶一路”
近期,多地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對今年對接“一帶一路”作出工作部署,包括陜西、浙江等多地都提出要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推動更高水準的“走出去”等。與此同時,企業和機構也在“一帶一路”大機遇中尋找市場機會。
業內專家預計,今年“一帶一路”相關的投資項目會步入密集落地期,境外合作區的建設、基礎設施領域建設等將成為投資主要切入點,而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項目合作將成為一大亮點。
部署 多地密集對接“一帶一路”
新年伊始,多地地方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都對今年對接“一帶一路”作出工作部署。例如,今年陜西省政府工作報告就指出:2017年將抓住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重大機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從而使陜西更深更廣融入全球供給體系,推動更高水準的“引進來”和“走出去”。
天津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16年天津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加強與沿線國家投資貿易合作,項目投資增長3.5倍。2017年將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支援企業“走出去”,加強與沿線國家貿易、產能裝備、資源能源、科技、旅遊和人文合作。
河北省兩會提出推動更深層次雙向開放實現突破。深度融入“一帶一路”戰略,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加強與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戰略合作。穩步推進“走出去”,支援企業在境外建立資源、產業、研發基地和行銷網路,加快國際產能和裝備製造合作項目建設,把河鋼塞爾維亞鋼廠打造成“一帶一路”建設的標誌性工程。
不僅是地方政府層面,“一帶一路”同時也為國內企業開啟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我們現在正在參與的一個在巴基斯坦的項目,就是代表中國電力國際控股公司與巴基斯坦胡布電力公司合作的投資規模達到30億美元的1320兆瓦的燃煤電廠項目,這也是巴基斯坦最大型的,由國際投資參與的一個發電廠。”孖士打律師行合夥人、中國業務主管羅婉文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該電廠為中巴經濟走廊計劃的一部分,旨在升級改造和擴建巴基斯坦的基礎設施。
而孖士打的案例僅是一個縮影,記者在採訪中獲悉,不少律師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專業諮詢機構都發現在客戶“走出去”的業務中,“一帶一路”成為一個越來越高頻的詞彙。
亮點 PPP助力項目密集落地
目前,我國建立的“一帶一路”重大項目儲備庫,已有入庫項目1400多個,由我國設立的各類多雙邊產能合作基金總額超過1000億美元。在人文、科技等領域,交流也越來越密切。
商務部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我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投資145.3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260.3億美元,佔同期我國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51.6%;完成營業額759.7億美元,佔同期總額的47.7%。截至2016年底,我企業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立初具規模的合作區56家,累計投資185.5億美元,入區企業1082家,總產值506.9億美元,上繳東道國稅費10.7億美元,為當地創造就業崗位17.7萬個。
業內專家預計,今年“一帶一路”相關投資項目會步入密集落地期,以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參與項目合作將成為一大亮點。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何立峰日前介紹,2017年是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一年。在產能合作方面,要在現有的合作基礎上按照沿線所需、中國所長的原則,繼續實施一批市場有前景、資源要素有支撐、基礎設施有保障、體系有配套的產業項目。
他還表示,部分“一帶一路”建設項目體量大、投資回收期長,商業之外的不可控、不可知因素比較多,需要創新融資模式,建立長期、穩定、可持續的融資保障體系。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指出,“一帶一路”計劃有三大投資切入口。一是境外合作區的建立,目前中國已經在23個國家建立了77個境外合作區,有1200多家中資企業進入,年產值已經超過了200億美元,為當地解決了25萬人的就業。二是基礎設施的聯通聯動,特別是鐵路、港口、航空、路橋等,把當地的就業全部帶動起來。三是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加快其工業化的形成與發展。
機遇 促進中企海外投資“行穩質優”
“一帶一路”還為中國企業“走出去”開啟新的機遇,助力企業海外投資之路“行穩質優”。
聯合國貿發會議經濟事務官員梁國勇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一帶一路”的推進會對中國對外投資產生重大的積極影響。在主要沿線國家、主要經濟走廊相關國家的投資會持續高速增長。此外,基礎設施相關行業(特別是電力、港口、鐵路、高速公路)的投資會出現高速增長,對中國對外投資的行業結構產生顯著影響。第三,工業園區建設和製造業的投資也會有所跟進。
此外,他還表示,“一帶一路”使得中國國內經濟的優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推進和中國的對外投資增長、企業國際運營和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兩者更好地結合起來,對東道國和資本輸出國經濟的雙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是推動全球化發展的一個新的重要動力。
不過,專家也提示,風險與機遇相伴相生,有調研顯示,對投資所在國的環境不了解、不熟悉已經成為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最大風險。
哈薩克作為我國的重要鄰國,對於加強我國與中亞國家合作,推進“一帶一路”都具有重要意義。在哈薩克市場有著多年經驗的華和國際董事長劉傳武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中哈以及中國和中亞地區的合作,非常具有經濟互補性,包括傳統的輕紡、家電以及高新技術產業、現代農業、大規模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新能源等領域都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尤其是“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提出之後,中哈在產能合作包括旅遊區建設等方面都在明顯提速。
劉傳武說,他發現企業在中亞國家投資中,同質化競爭問題依然存在。在他看來,充分的前期調研、完備的法律手續、必要的政府支援和優秀的商務團隊是四個境外投資安全保障的要素。
羅婉文指出,對於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的企業而言,要關注的不單是政治風險、法律風險,還有一般的商業風險需要關注,要審慎考慮而不是盲目投資。“應該是以商業投資的眼光,商業投資的標準去審查、做經濟調查,而且要研究這個項目,確保這個項目的可行性,而且回報足夠高。”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蘊嶺指出,“一帶一路”提出3年有餘,從無到有、由點及面,取得長足進展。儘管如此,我們更應謙虛謹慎,充分意識到“一帶一路”建設的長期性和複雜性。總之,“一帶一路”是百年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記者 孫韶華 實習生 成怡昕
[責任編輯:郭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