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信通院發佈《物聯網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微軟、華為、軟銀、高通、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的合稱)等全球知名企業均從不同環節佈局物聯網,產業大規模發展的條件正快速形成,未來2—3年將成為物聯網產業生態發展的關鍵時期。市場分析公司高德納(Gartnert)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聯網設備數量將達260億台,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1.9萬億美元。物聯網的發展已經進入黃金期,它將為人類帶來一個怎樣的時代?
萬物互聯新網路
物聯網到底是一張什麼“網”?怎麼聯?
物聯網的英文名稱為“Internet of things”,顧名思義,就是“物物相連的網路”。當把射頻識別、紅外感應器、全球定位系統、鐳射掃描器等資訊傳感設備裝備到現實中的各種物體上,所有資料都可以形成數據並上傳至網路時,一切真實的物體就可以被賦予“智慧”,物與物、人與物之間就可以實現“溝通”和“對話”,物聯網也就隨之形成。物聯網是繼電腦、網際網路與行動通訊網路之後的又一次資訊產業浪潮。在我國“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出積極推進物聯網發展。
聽起來很“高大上”,但實際上,物聯網技術早就已經“潛伏”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當中了。比如,現在我們使用的第二代身份證以及部分高校發放的校園一卡通等,內置射頻識別晶片,晶片存儲居民或學生基本資訊,在讀寫器上一掃,即可顯示持卡人基本資訊。再如,不少高速公路都設有了ETC(不停車收費)系統,這些收費站口無人工收費,而是在車輛內部安裝識別晶片,司機只要減速行駛,計費系統即能自動完成收費,這樣不僅增加通行效率,也節約了管理成本。
有分析預測,未來5年,差不多所有人們能看見的東西都將被納入物聯網。大到國防安全、智慧政務,小到智慧社區、智慧家居,物聯網的革命性在於可以把一切物體進行連接、交互,形成一個萬物互聯的新網路,這個網路的體量將是網際網路的萬倍以上。甚至有人將物聯網稱為繼農業革命、工業革命、資訊化革命之後的又一場革命——智慧革命。
[責任編輯:郭碧娟]